另辟蹊徑“畫”字畫
另辟蹊徑“畫”字畫
另辟蹊徑“畫”字畫
紅豆、綠豆、大米,這些餐桌上的常見之物,一位老者用他靈巧的雙手,將它們變成了一幅幅美麗的書畫作品;普通的家用電烙鐵,卻能燙出一幅幅精美的山水人物畫、工整的書法作品。這些都出自獨山子石化公司煉油廠退休職工趙德炯之手。
烙鐵燙畫
1993年,趙德炯從獨山子石化公司煉油廠副廠長崗位上退休后,參加了老年大學書畫班。1997年的一天,兒子在家焊東西時將電烙鐵放在了他畫畫的紙上,留下的黃色烙印讓趙德炯產生了靈感:“用電烙鐵寫字作畫會是什么樣?”想到就干,第二天,趙德炯就開始試驗用電烙鐵燙字畫。最初,老人是在各種木板上練習燙字,燙出的字雖然很漂亮,卻也麻煩,沒多久,家里就堆滿了木板。趙德炯又選擇舊掛歷紙燙字畫。為摸索出燙字畫的技巧,他也不知燙壞了多少掛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鉆研,趙德炯終于能夠熟練地用電烙鐵在紙上“寫字作畫”了。
通過不斷嘗試,趙德炯總結出了烙鐵燙畫的技巧:“燙近景動作要慢、燙遠景動作要快,用力要勻。”
五谷作“墨”
用五谷雜糧創作書畫作品,是近幾年的事。2004年,趙德炯從電視上看到有人用中藥材粘貼成畫,他就想:“既然中藥材可以作畫,那么豆子一定也可以。”趙德炯精心挑選了紅豆,開始了他的又一創作之路。
按照字體的大小要求,趙德炯把所需要的紅豆精心挑選出來,放在食用油里浸泡半個小時,取出晾干。晾干后的紅豆晶瑩潤澤,令人愛不釋手。可是當他用普通膠水將紅豆粘貼在描摹好的字上時,粘上的紅豆紛紛掉了下來。趙德炯沒有灰心,又買來703膠,很好地固定了紅豆,粘得非常結實。用經過處理的紅豆貼出的字,色澤亮麗,惹人喜愛。就這樣,趙德炯學會了用紅豆“作畫”。
此后,趙德炯以紅豆、綠豆、黑豆等作“墨”,先后完成了“百家姓”、“百壽圖”等書法作品,并多次在社區展出,受到居民好評。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