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毀文物 “五馬垂芳府”古牌坊不復存
建筑工地毀文物 “五馬垂芳府”古牌坊不復存
建筑工地毀文物 “五馬垂芳府”古牌坊不復存
時間:2007-11-06 00:00:00 來源:廣州日報
收藏
>建筑工地毀文物 “五馬垂芳府”古牌坊不復存
在舊城改造的進行中得以保存的“五馬垂芳府”
打開百度搜索,輸入關鍵詞“中國著名牌坊”,位于汕頭澄海的“五馬垂芳府”石牌坊就位列其中。“五馬垂芳府”是一座始建于近250年前規模少見的潮汕“大夫第”,也是澄海市(區)文物保護單位,以其門外“五馬垂芳石牌坊”得名。但如今,這座古石牌坊卻已經不復存在,一座鋼筋水泥的樓房正在它的原址處拔地而起。
“文物要受到保護。沒有了五馬垂芳石牌坊,五馬垂芳府還能叫做‘五馬垂芳府’嗎?”古宅的后人、72歲的老人陳慕雄告訴記者。數天前,4位老人聯名將開發商告上了法庭,狀告開發商破壞文物。
石牌坊有皇帝欽賜石刻
陳慕雄,72歲,他是澄海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五馬垂芳府”的業主。11月2日一早,滿頭白發的陳慕雄出現在記者面前,穿著拖鞋,推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車把上掛著一個黑色垃圾袋。在這個老人的手腕上,還有一只“廣州”牌老式機械表。只要他一開口說話,就能看見他僅有的4顆下牙。
就是這個老人,在不久前把一間房地產開發公司告上了法庭。在幾年前,同樣是陳慕雄,為了和房產公司爭奪保留這片老宅,把“保護文物”等字條貼滿了十幾面墻。前日,當記者走進這所已有近250年歷史的老宅時,仍然看得見這些保留下來的痕跡。在宅子內的一個架子上,夾著一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眼前這座“五馬垂芳府”,自清朝陳家祖先建起,到陳慕雄這輩已經是第五代了。“五馬垂芳府”得名,還得從主建筑“大夫第”前斜巷間一座“五馬垂芳石牌坊”說起。這座石牌坊,上有當年皇帝欽賜“五花馬”石刻之字,為當年任官家族無上的榮譽,故這片老宅也得名“五馬垂芳府”。
誰毀了古牌坊仍有爭議
11月2日,記者來到“五馬垂芳府”,已經見不到這座石牌坊。而在這座石牌坊的原址,一座鋼筋水泥的高層建筑拔地而起,正在施工當中。
陳慕雄老人告訴記者,今年3月14日,開發商拆毀了“五馬垂芳石牌坊”。他同時稱,在拆掉這座石牌坊之前,開發商還指使建筑工人拆毀了石牌坊連接主體建筑的巷道。
“沒有了五馬垂芳石牌坊,五馬垂芳府還能叫做‘五馬垂芳府’嗎?”陳慕雄老人怒了,“這是破壞文物,沒辦法,只好法庭上見”。
對此,成為被告的澄海某房地產公司法定代表人提供給澄海區人民法院的答辯狀中,記者看到其如此解釋“五馬垂芳石牌坊”消失不見的原因:“‘五馬垂芳石牌坊’系拆遷建設改變了原有的周邊環境,加之年久失修而掉落,答辯人(房產公司)沒有人為‘拆毀’行為。”
“自己毀掉了?”陳慕雄老人憤怒地說:“200多年沒毀掉,今天就毀掉了?就開始在那里蓋房子?我不僅要在今天上法庭,還要寫信到省里去,文物保護單位的東西,不能說毀就毀,說拆就拆。”
后人盼望古宅早日掛牌
記者了解到,正面有“五馬垂芳”四個大字的古牌坊掉落后已經跌斷為兩截,后被送往澄海區博物館存放。
“這房子240多年了,我想為澄海留下一點有歷史的東西。”陳慕雄對記者說,但目前“五馬垂芳府”的存在又受到了“威脅”,原有的建筑被破壞在最近時有發生。
在“五馬垂芳府”的正廳門橫梁上,“古宅生輝”四字橫批正代表了陳慕雄幾位老人的心愿。采訪中,陳慕雄對記者說,自從澄海市將“五馬垂芳府”(也即陳時謙“大夫第”)列為澄海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以來,已經有5年多了,自己無時無刻不在渴望當地文物管理部門來給“五馬垂芳府”上個“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
“上了個牌子,就能告訴其他人,這房子是由國家法律來保護的,誰都不能動。”老人激動地對記者說。
● 資料
2000年8月,隨著澄海西郊后巷池一帶舊城改造開始,“五馬垂芳府”的業主收到拆遷的通知。陳慕雄等老人開始四處“告狀”、寫信,要求保留這份祖上留下的基業。
2001年6月4日,省文化廳致函澄海市人民政府,要求盡快完成“‘五馬垂芳府’為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工作。”
2002年4月25日,澄海市人民政府將“五馬垂芳府”(也即陳時謙“大夫第”)列為澄海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并發布公告。
2002年12月11日,省文化廳組織文物專家前往考察后,并得出結論建議將“五馬垂芳府”予以原址保護。
2006年11月27日,澄海建設局組織會議宣布原地保護“五馬垂芳府”,并在古建筑周邊留6米寬保護帶。
2007年3月,五馬垂芳府“五馬垂芳石牌坊”部分巷道和石牌坊(址)消失。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