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首次發現金庸小說中“襄陽大戰”的遺址
湖北首次發現金庸小說中“襄陽大戰”的遺址
湖北首次發現金庸小說中“襄陽大戰”的遺址
時間:2007-11-05 00:00:00 來源:荊楚網
收藏
>湖北首次發現金庸小說中“襄陽大戰”的遺址
墻磚上的文字
因被金庸寫進了《射雕英雄傳》,宋蒙之間的襄陽大戰被很多人所熟知。但襄陽大戰在哪里擺開,一直無人知曉。
昨日,從襄樊市考古所傳出消息,該所近日在襄陽古城以南的峴山附近,發現了一段南宋時期的磚墻和壕溝。經初步鑒定,這是襄陽大戰的軍事設施——寨堡的圍墻和壕溝。襄陽大戰遺址得以首次發現。
昨日,記者來到遺址現場看到,一段100多米長、1米多寬的磚墻呈倒塌狀,由大量青磚構造而成,大致呈弧狀,好幾處被墓葬隔斷。
大部分青磚已被發掘出土,考古人員正在繼續工作。考古現場負責人、襄樊市考古所王志剛館員介紹,墻磚是宋代的,磚墻之間發現了一些墓葬。磚墻的年代,正好與襄陽大戰發生的時間相吻合。
據當地史料記載,襄樊攻防戰,一城系天下。蒙古人經過長期僵持拿下襄陽城后,一舉拿下南宋。作為襄陽城的南大門,峴山的位置非常險要。當時,蒙古人為了與北面的大軍形成合圍之勢,便在峴山附近構筑了一些以寨堡為主的工事。當年工事的位置,與現在發現的磚墻遺址的位置也相符合。王志剛分析,當地人不會破壞本族人的墓葬,這極可能是蒙古人當時在此破墓筑墻。
現場考古人員介紹,磚墻下面是與之配套的壕溝,磚墻倒塌正好將壕溝填埋。此處壕溝約1米多深、2米寬,是為了防止襄陽人反攻而挖的。
現場還發現,遺址的墻磚有向周圍延伸,呈弧線包圍的跡象。王志剛稱,從時間、地點和使用功能上綜合分析,可以初步推斷,這是襄陽大戰時,蒙古人臨時構筑的軍事設施寨堡的圍墻。當時,很多寨堡相結合,可大量囤兵,并有封鎖合圍襄陽城的作用。
考古人員還在少量墻磚上發現了字跡,這些文字的具體意思還有待鑒定。
據了解,襄樊曾在市區內發現當時蒙古人攻打襄陽使用過的拋石球等武器,但發現襄陽大戰遺址尚屬首次。
倒在壕溝上的圍墻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