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老板操辦最大越文化博物館
民營老板操辦最大越文化博物館
民營老板操辦最大越文化博物館
10月23日,由浙江民營企業家、紹興知名藏家孫海芳投資興建的越國文化博物館在浙江紹興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儀式,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藏家和文化界人士。據了解,紹興越國文化博物館總建筑面積達2.1萬平方米,總投資更是高達1.6億元,是國內外集聚越文化系列規模最大、藏品最精的民營博物館。
千呼萬喚始出來
由于越國文化博物館地處紹興著名旅游景點魯迅故里之東、沈園之西的繁華地段,當天的開館儀式不僅有紹興市政府相關領導和國內不少文博單位的專家捧場,而且還吸引了數百名市民和旅游者圍觀。當博物館大門緩緩開啟后,觀眾的參觀熱情立刻被引爆,博物館內頓時人頭攢動。新石器時代的石犁、石斧,戰國時期的銅劍、鳩杖,唐代的銅鏡、大量的越窯青瓷……一件件精美的藏品引得專家和觀眾嘖嘖稱奇。
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博物館館舍建筑以江南地域特色的古典設計為主,將古越文化與現代文化融為了一體,從外觀上看就相當引人注目。而據越國文化博物館館長孫海芳介紹,博物館主館展示面積達3800平方米。每次藏品展出數量為1000件,分為越窯青瓷、會稽銅鏡、古越兵器、金銀玉石四大展廳。展館四樓還設有“國粹館”,用于專門陳列越國開國帝皇允常及吳王的珍寶。目前在“國粹館”中展出的一套28件唐早期青瓷俑、一把越王者旨於賜矛等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孫海芳告訴記者,早在2006年他就以7000多萬元的價格買下了目前博物館所在的“黃金地段”,雖然頗費周折,但他建立博物館的想法得到了紹興市有關部門的支持,并引起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博物館于當年下半年開始動工興建,先后投資達1.6億元。如今,歷時一年多,博物館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
23年5000余件藏品
記者雖然對浙江民資充裕、收藏氛圍濃厚早已有所了解,但越國文化博物館中豐富、高品質的藏品仍然令人驚嘆不已,而這所有的藏品均是孫海芳的個人珍藏。
現為浙江廣科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的孫海芳對收藏有著難以割舍的情結,他告訴記者,他涉足收藏已有23年,出于對古越文化的濃厚感情和深厚興趣,他的收藏以古越文化為主題,目前已收集到藏品5000余件。而最能代表古越文化的越窯青瓷孫海芳傾注了最多的熱情,在他整個收藏中占據了最大的分量,其中不乏精品,如戰國長頸香熏瓶、五代秘色瓷開光花卉執壺等。
除了收藏外,孫海芳還對自己的藏品有著很深入的研究。就在越國文化博物館開館的同時,一個由孫海芳和浙江省博物館聯合主辦的越窯青瓷高峰論壇也在紹興同期舉行,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耿寶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朱伯謙等重量級專家均參加了會議。專家們不但對越窯青瓷的發展和特色進行了研究和討論,對孫海芳收藏的越窯青瓷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探索以館養館的經營之路
“我們的博物館之所以將地址選在魯迅故里和沈園之間,就是想借助旅游景點的人氣來為博物館吸引更多的參觀者。”雖然目前民營博物館的生存狀況令人堪憂,但孫海芳卻堅信越國文化博物館能夠走一條以館養館的道路。
“博物館一年運營預算為360萬元,平均下來一月30萬元,一天1萬元左右。博物館門票定價是40元。而魯迅故里每年的游客大約是100萬人,只要有三分之一,哪怕是十分之一的游客來參觀,博物館就能靠門票自給自足了。更何況,博物館除了展示外,還將提供會所、商業和休閑服務。”在談到如何“以館養館”時,孫海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對于博物館是否能吸引游客走進來,孫海芳相當自信,他認為,這些藏品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它們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示了文化名城紹興、文物紹興,從中可窺視5000年悠久的古城歷史,這也是博物館吸引游客的“法寶”。“書畫、瓷器在任何一個博物館中都能看到,但越窯青瓷、會稽銅鏡、古越兵器恐怕只有到浙江,到紹興越國文化博物館才能看得最全面。”孫海芳說。一些專家在參觀了博物館后也說,越國文化博物館極有可能以其獨特的風格成為古城紹興又一處文化新景點。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