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升溫的掐絲琺瑯器 值得藏家傾囊而出
逐漸升溫的掐絲琺瑯器 值得藏家傾囊而出
逐漸升溫的掐絲琺瑯器 值得藏家傾囊而出
掐絲琺瑯器近來頗受關注。尤其是今年6月在巴黎付拍的一對清乾隆掐絲琺瑯胡人像被著名倫敦古董商埃斯肯納茲以65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6529萬元)的高價收入囊中,一舉刷新了掐絲琺瑯器世界拍賣記錄,并隨之掀起海內外掐絲琺瑯器的熱潮。
掐絲琺瑯對于藏家來講并不陌生。掐絲琺瑯工藝早在元代就已傳入我國,但直至明朝才得以發展,尤其是在景泰年間達到頂峰,后 來以此時制品為標準,稱為景泰藍。一直以來,掐絲琺瑯器以其金碧輝煌、華麗富貴的外觀,深得藏家的青睞。不過,在內地拍場掐絲琺瑯器一直不太引人注目,價位較低,大多在幾萬元至幾十萬元之間,其升值潛力可見一斑。據相關專家介紹,對掐絲琺瑯器來說,年代十分重要,清乾隆以前的掐絲琺瑯器,基本上都是宮廷品,投資價值很大。器型對于掐絲琺瑯器的價值也有影響,由于人物、動物等掐絲琺瑯器的成形難度大,所以收藏價值高。
據了解,在即將到來的秋拍中,北京長風已經宣布將推出囊括了38余件掐絲琺瑯宮廷陳列器的專場拍賣,據悉,這將是國內首次舉辦的掐絲琺瑯專拍。中國嘉德、北京誠軒等也各有重要的掐絲琺瑯器推出。值得一提的是,12月7日,巴黎還將上演一場15至18世紀的中國掐絲琺瑯器專拍,值得藏家傾囊而出。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