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輕舟行
春江水暖輕舟行
春江水暖輕舟行
馬琬,字文璧,號魯純生,金陵(今江蘇南京)人。早年師從楊維楨學春秋學,工詩文、書法,善山水。明洪武三年(1370),官撫州知府,有詩文《灌園集》行世。
《松江志》云:“文璧工詩與書畫,每遇佳山水,必托之毫素,有董北苑、米南宮之法,輒自題其左,時號三絕,”中國元書畫史上的元代后期居然還有“馬琬”這樣的一個三絕者。
“三絕”最早出現于唐代,如鄭虔劍詩、李白歌詩、張旭草書即足。宋人也有三絕者,蘇東坡一身兼詩詞文章書畫諸絕,米芾亦是如此;至元初亦有如趙子昂,明有文征明、祝允明、徐青藤等。
而馬琬時稱“三絕”,似乎與書畫史的“三絕”的標準有所不符。馬琬善詩,長于歌行,在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中有載,這一“詩”自不待言,而其畫,當然是一種清雅的胸襟。就平實而論,他的畫的確也是一般,在元四大家諸大師的光環下,似乎顯得十分“渺小”——他顯然具備了一般文人畫家的條件,卻不具有作為大師的全部條件。事實也證明,我們的確尚未發現馬琬本人具有非凡才華并足以壓倒群芳的證據。他的書法更是沒有記載。他的“三絕”并沒有真的為全畫壇所認可。
《春水舟行圖》,紙本,淡設色,縱83.2厘米,橫27.5厘米,美國沙可樂博物館藏。近取一隅山岳,自偏左而出,騎者閑行于山間小徑;山腰半掩古剎;遠處偏右抹出數座低嶺,渚平浪靜,扁舟順流而下,在構圖上近景居左,遠景偏右,趨于平穩。披麻皴山石,細毫淡寫江波。畫法師黃公望,然功力不逮。其筆墨細弱,不清爽,不利索,勾寫不妥處,又用淡墨擦遮,而略顯板滯;點苔也略失行家風范。題識:“至正三年(1343)載冬仲廿五文璧為劉本中寫。”鈐“馬琬”白文印、“文璧”朱文印。畫幅上端有元末書畫家、詩人楊維楨(鐵崖)與明代大鑒藏家項元汴(墨林)的題詩與鑒藏印。畫幅下方左右押角鑒藏印有“得密”、“張珩私印”、“珍藏”、“張氏寶藏書畫之章”。這是馬琬有年款的最早作品。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