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石也有象形佳作
雨花石也有象形佳作
雨花石也有象形佳作
雨花石中的象形石以其豐富的圖案、綺麗的色彩、變化萬千的形象與逼真的效果,使收藏者愛不釋手。多數藏家尤其喜愛收集象形石,俗話說:“風景易求,象形難得”。雨花石中呈現出人物、動物、器具、花鳥魚蟲等是玩石者的首選。因象形石能被廣大的觀賞者接受,所以備受關注。—塊具有動感的象形石,能向人們展示出生命的存在,容易感染人、振奮人。這樣的石頭在雨花石界被稱之為有形神兼備的意蘊美。
深含意蘊的象形石大多動感強烈、變化無窮,有著生機勃勃之感。大自然之手巧妙地把它融合成神話般的意蘊,使人神往、令人陶醉。請看下面幾枚具有動感的象形意蘊雨花石。
《詩仙》石,長5厘米、寬4.5厘米、厚約1厘米,黑與白兩色。石的右面呈現出一位古代裝束的人物側身像,天庭飽滿、發髻上盤、長袍闊袖、兩手背后,佇立風中。那長袖似隨風飄舞,只見他挺胸昂首,面向前方,像在沉思,又像在吟詩,活脫脫一幅大家風度。此象形石主題突出、布局合理、比例適中。一眼看去便使人想起詩仙李白,油然而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佳句。
此石雖然顏色單調,但它卻非同尋常,在方寸之中表現出了中國水墨畫的功底。那深深淺淺、濃濃淡淡的墨色線條簡潔明了,幾筆濃淡之墨恰到好處地勾勒出一幅人物側身像,氣宇軒昂,特別是那飄逸的衣袖給畫面增添了動感,增加了詩意。
《太極運動》石,長5厘米、寬4厘米、厚約1厘米,黑與米黃兩色。石中偏右呈現出一位中年婦女的側背影,似清晨在薄霧中打太極拳的云手圖案,主題鮮明突出,布局合理,比例適中。那健壯的體魄,熟練的拳姿,在雨花石中體現出來。太極拳在我國流行了幾千年,它是一種調節氣血的運動,在緩慢而流暢的活動中使氣血通暢,達到強身健體之功效。早在商朝就開始出現,是我國最早發明的一種鍛煉身體的體育運動。那緩慢而流暢的動作,內含深沉,柔中有剛,象征著中華民族精神。故此我國在申辦奧運會時就采用了太極拳的會意圖作為會標。而此石畫面中的一招一式和象形意蘊與那申辦奧運會的會標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觀后使人贊嘆那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幾百萬年前就把這含義深遠的圖案濃縮在小小的雨花石之上。
《窺讀西廂》石,長5厘米、寬4.5厘米,石的左邊呈現出一位妙齡女郎的上身側面像,右邊呈現出一座假石山,少女的周圍有著一團亮光,面對著假石山,發髻上盤,低垂著頭,雙手捧著一本書,聚精會神地看書。那黃顏色的底襯,正象征著黃昏,恰到好處地使人聯想到書中的精彩之處使得少女廢寢忘食,連黃昏已近也全然不知。是在看《西廂記》,還是在看《紅樓夢》?那專注的神情,那修長的頸子、勻稱的身材,少女的曲線之美盡展眼前,令人浮想翩躚。
以上的幾枚雨花石都是具備了象形意蘊之美,觀賞之余給人浮想聯翩、久而彌深之念!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