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寫實畫派2007年展在變幻無窮的當代藝術中,不要忽略寫實主義的存在。寫實主義告訴我們,個人的視覺審美應當是基礎深厚的,不容易動搖的,就像每個人的腦袋里都有一個自己的博物館,就像
每個藝術家的眼里都有一個自己的美術史。
日前,“當代寫實油畫之路”中國寫實畫派2007年展在新保利大廈保利藝術博物館落下帷幕。這是中國油畫寫實畫派舉辦的第四屆年展,寫實畫派極高的藝術成就與世界范圍內深遠的影響力,使得這次展覽得到了高度的關注。此次展出的作品包括艾軒、楊飛云、王沂東、何多苓、冷軍等藝術家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還包括陳逸飛的遺作。
寫實畫派的審美態度
在寫實語言的框架內,寫實畫派的作品幾乎囊括了當代中國寫實體系的所有語言樣式和主題傾向,成為中國
油畫的一種形象標志。據介紹,中國寫實畫派成立于2004年,實際上早在上世紀90年代,許多有共同藝術取向的藝術家就在積極醞釀成立團隊,弘揚自己的審美態度,討論學術問題,并每年都能辦自己的畫展。中國寫實畫派推崇的是古典主義藝術大師的經典作品中的經典含義和技巧,在這些精湛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100年以來中國油畫在寫實技藝方面的最高的水準。
談到中國的寫實主義,除了能給大家帶來視覺上的具體享受,它本身也有著學術上的指向意義。中國寫實畫派的干將與主要推手,著名藝術家艾軒對于這點別有感觸,他認為,85新潮和90年代的現代主義藝術運動,造成以美國和西方的所謂“普世”的藝術價值觀指導下的文藝思潮橫掃全國,西方的某些基金會選中中國為他們的方向,目的就是進一步顛覆中國傳統的藝術,或者摧毀歐洲傳統藝術在中國的牢固根基,從而把全球化也就是“美國化”的藝術觀念逐步演進為中國藝術的主流,這實際上是一場西方對東方的文化運動,“中國寫實畫派”便是在這種“運動”的形式下誕生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寫實畫派無疑是對美國式的、快餐流行式的藝術潮流的反動。
寫實也是當代
我們也正是從這些技藝精湛的作品中看到了這種堅持與獨立,也看到了真正的雅致與經典。正像艾軒所言,我們所有人都必
須面對一個“大當代藝術”的概念,不是波普的、裝置的、行為藝術的與觀念影像的就是當代藝術的全部,那只是一部分,其實,“當代寫實主義油畫”恰恰生成在“時下”,在全國范圍內有數萬人在參與而樂此不疲,因此它是當代藝術中的主要內容之一,自然,我們更應看到“當代中國水墨畫”、“當代中國工筆畫”、“當代版畫藝術”、“當代剪紙藝術”、“當代綜合材料藝術”如此等等,林林總總一大堆,這才是公平合理的稱謂。“當代藝術”這個詞屬于“時下”所有正在存活的藝術門類,所以不容曲解和壟斷。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