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曠野的張力——讀關健作品有感
來自曠野的張力——讀關健作品有感
來自曠野的張力——讀關健作品有感
時間:2007-10-31 00:00:00 來源:
名家
>來自曠野的張力——讀關健作品有感
王琦
以直接的描述和主觀的括約重構之后,關健筆下的農夫農婦們在敲擊著我們的
視覺神經,由畫面衍生的強烈的情感爆發力會令我們有瞬間驚呆的感覺;殺豬中如
此強烈的形體扭曲、如此觸目驚心的色彩沖突;奔跑的女人如此放達的畫面構成、
如此夸張甚至超現實感的透視與造型方式......人物形象充滿宣示性和煽動性的姿態,
使很多作品看上去更像是藝術家的主觀情感的宣泄,而現實生活場景僅僅是他宣泄
的載體,這也足見關健在結合表現性的形式語言與現實的主題方面的探索激情和氣
魄。
在關健的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團塊造型所傳達出的緊張與力度,飽滿膨脹的圓
弧形造型元素,在面積富含激情的棕黃或棕褐色調所體現的情感張力、人物形象在
超乎常理的變形透視的作用下直逼觀眾......這些介于描述和宣示之間微妙平衡的圖
像要素,集成傳達一種簡約寓意。諸多表現性元素的運用,看似粗獷直白近乎天真,
卻是精心用心的安排,它們對觀眾的情緒、心理乃至觀念的各種微妙影響,通過最
猛烈的造型藝術手段,用一種高壓沖擊的方式,迫使觀眾接受他的個性。但他的高
明之處就在于,他讓這個過程進行得自然而流暢,是一種下意識的、甚至帶有一些
幽默意味的認同,佛語所謂拈花一笑——會心且會意,心心相印。
關健是一個出身農民的質樸的藝術家,他的生活經歷中之所見所聞所感,與農
民生活點點滴滴的密切交融,都使得他與他關注的表現對象之間,存在的另一個層
面的溝通與交流——他的很多作品中流露出的農民性格的拙樸倔強,苦中求樂、略
帶淡淡辛酸的幽默詼諧,與農民生存方式里對土地、對生活、對自然的情感表達不
謀而合,這無疑標示了他個人強烈的情感,以及藝術家本人悲憫溫厚的良知取向。
因此,他的藝術性格與一個最大的、最弱勢的群體,進而與民族,說到底是與人類
和自然建構了深刻的內在關聯。
對西方現代藝術在繪畫手段與主觀表現方面的探索,無疑為關健調動最積極的
造型手段、最豐富的情感觸角提供了可能,這也充分體現在關健的基本創作模式中:
熟悉現代繪畫的一切發現和語匯,收放自如地擷取自已的主觀情感中最無法回避的
要素,來篩選、過濾、重組并利用。關健的表達方式也為當代油畫藝術家在如何把
個性通過造型藝術手段融入社會生態之中,提供了一種比照的方式與方向。
康定斯基在其著名的論形式的問題一文中,談到藝術發展的兩條殊途同歸的道
路,即“偉大的寫實主義”與“偉大的抽象主義”,它們都導向同一目的,即藝術
家內涵的表現:“(偉大的寫實主義)努力將表面藝術感從畫面中鏟除,而將簡單實
體的間單(非藝術性)復制形象注入作品的內容”。這些因素應該是使關健的作品看
上去顯得非常樸素、簡約卻又沉郁厚重的一個原因。以大量富含符號寓意的形象的
運用,以及樸素而又古拙的描繪技巧,營造的是坦率天真卻還恢宏的敘事性的主題
氛圍。作為運用這種表現手法的結果,關健作品中不僅把貧瘠的、儉樸的、單調的
農民生活狀況不加美化地詮釋出來,還融入了藝術家特征分明的個性色彩,特別是
在形象的處理上,沒有那種在細節上的精心描繪,用單純而質樸的繪畫手法,獨特
的造型語言,從整體上把握畫面;在深刻描繪現實主題的同時,藝術家本人深厚的
人文情懷,又大大強化了對觀眾情緒上的感染力度,他的作品被巨大的沖擊力所籠
罩,每個甚至沒有清淅五官的人物都涌動著、醞釀著一種無聲的低沉的吶喊,他的
藝術起到了某種“爆炸”作用,震撼著每一個人的視覺和心靈。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