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畫有望走出邊緣地帶?
水彩畫有望走出邊緣地帶?
水彩畫有望走出邊緣地帶?
時間:2007-10-30 00:00:00 來源:文新傳媒網-東方早報
名家
>水彩畫有望走出邊緣地帶?
相對于國畫、油畫來說,傳入國內已有100多年歷史的水彩畫似乎一直處于一種邊緣地位,而前天在滬舉辦的“幾代風華”中國著名畫家水彩畫提名展則為人們重新審視中國現當代水彩畫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契機,正在上海國順東路800號五角場藝術創意基地德佳藝術空間舉行的這一畫展選取了幾代水彩畫名家的精品代表作,如中國早期水彩畫名家、原浙江美協主席倪貽德的水彩畫作品《水鄉石橋》、《沙灘》,中國美協原副主席古元的《太湖》、《油菜花開》等,此外,還包括中央美院教授王維新、周剛的幾十幅水彩畫精品,從中隱隱可見中國水彩畫發展的脈絡。
耐人尋味的是,上海美術館不久也將舉辦水彩畫專題展覽,而在去年底,由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百年水彩畫展更是對中國水彩畫百年歷程的總結。水彩繪畫界近幾年頻繁的活動似乎正在表明一個事實———水彩畫在克服了以住表現力弱、題材單一的弱點,在國內正在逐步走出邊緣畫種的行列。
但一些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水彩畫的前景目前依然是喜憂參半,一方面,近些年,水彩畫從幅面、題材內容到技法上都有很大進展,增加了現代、傳統、寫意手法,部分作品在水性材質特征的基礎上對各種形式美進行更理性探索,作品洋溢著更純粹的繪畫感,呈現時代新意,另一方面,水彩畫的影響力仍然有限,大多的水彩畫展是一次圈內的盛事,公眾關注度極少。
此次展出的中國美院教授王維新的水彩畫創作顯示了當代中國水彩畫家的重要成果,粗獷的線條、濃重的顏色、靈動的飛白和淋漓的水痕,發揮了水彩畫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獨特表現力。王維新認為,水彩畫語言的包容性比較大,屬于東西方繪畫的中間地帶,既可以用色塊層次來表現,又可以用線條墨色來表現。他對于東方風格的水彩畫充滿信心。
“幾代風華”畫展策展人表示,正是在看到水彩畫所蘊藏的潛力與機遇后,他們相信,水彩畫終有一天會真正走出低谷,他們今后將主要致力于水彩畫的收藏與研究,在適當時機,還將舉辦中國水彩名家文獻展、海派水彩畫專題展覽等。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