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心造境”——海上中國畫意象八家
“因心造境”——海上中國畫意象八家
“因心造境”——海上中國畫意象八家
時間:2007-10-30 00:00:00 來源:文新傳媒網-新民晚報
名家
>“因心造境”——海上中國畫意象八家
上海的八位藝術家殊途同歸集合在一起,冠以“當代意象畫派”的名號。對此,我起先是懷著好奇的心情來觀賞他們的作品的。應該說,對于這八位藝術家,我大多數是認識的,而且是相當熟悉的朋友,對他們的作品也是相當熟悉,所以在這之前,我是絕對想不到他們幾個會有這樣的組合。
現今分析一下這個陣營,八位藝術家可以歸納為兩類:一類是從具象出發,走向抽象或半抽象,強調的是畫家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一致性,追求的是道家的“天人合一”;另一類則是以抽象為主,提供某些形象的聯想,追求的是老子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如果合起來說的話,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在具象與抽象之間構筑起一地“似與不似”的界面,在這個界面內還是各畫各的畫,各走各的路,就像當年“印象畫派”的畫家們一樣。
“審美心理的民族性,形式美感的持久性”,這是葉淺予老先生二十年前談中國畫在新時代里發展時提出的兩個重要方面。“上海當代意象八家畫展”將意象藝術重新審視,意欲發揚光大,可以說是件好事。只不過藝術家們在今后還需要對“意象”藝術作進一步的研究和實踐,還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和毅力。我想,享有“海派”聲譽的、正走向國際化現代大都市的上海,是需要有這樣那樣的各樣形式的藝術派別的。該畫展于今天在上海圖書館開幕。(作者為上海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