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鵝”抓“貓”記
丟“鵝”抓“貓”記
丟“鵝”抓“貓”記
時間:2007-10-30 00:00:00 來源:新民晚報
收藏
>丟“鵝”抓“貓”記
 |
奇石里頭,靈璧石是排行老大的,如今安徽靈璧縣的靈璧石已經挖得差不多了,價格不斷攀升。關于靈璧石的知識,我還是曉得一點,比如要黑,所謂“色如漆”;比如,敲起來要有金屬之聲,當當當的;比如要瘦、漏、透、皺……但我最贊成有個專家說的:“或成物狀或成佛像,或成山巒峰崖”,最有魅力的靈壁石,在于它像什么?是否活靈活現?木化石也很貴,但是它用顏色和紋路來吸引人,它不需要“像”什么。一定要說木化石像什么?都像柱子。靈璧石就很講究它像個什么。
我喜歡吃牛排,特別喜歡吃牛排里的腓力。有一次在奇石市場看到一塊紅靈璧,竟然酷似腓力,我當即就買下。從此,饑腸轆轆下班回家,摸著這快“腓力”,肚子里就很滿足了。我還很喜歡歐洲人的頭像,有一次看到一塊靈璧石很像一尊抽象的人頭,高鼻子,鬈頭發,我很快就掏錢了。
還有一次在華亭伊勢丹四樓看到一塊石頭,酷似一只鵝(圖上)。我問是什么石頭。店主說靈壁。我問什么價。店主說3500元一分不降。我說讓我拍張照回去和朋友商量商量。店主說隨便拍。我趕到藏友建華家,他一看照片就說:靈璧石不全是黑的,也有黃靈璧、白靈璧、紅靈璧……我沒有看到實物,所以這一塊是不是靈璧石我不敢肯定。但是這塊石頭的造型太生動了,簡直就是一只回過頭想梳理羽毛的鵝嘛,尤其是它的頭頂上有一塊紅的,跟真的鵝太像了,這樣生動的奇石千載難逢啊!
我立馬返回華亭伊斯丹。店主說剛剛脫手,賣給一個臺灣人,4500塊。
我想,當冤大頭的不是臺灣人,而是我啊。從此,我認準一個道理:見到好的靈璧石,下手要快,否則煮熟的天鵝就飛了。
另有一次,多倫路舉辦奇石展,我得到消息已經是展銷的最后一天,我瞪大眼睛專門搜尋靈璧石。突然,我的眼睛一亮,有一塊約30厘米高的黑靈璧石(圖下)擺放在角落里。我問攤主這塊靈璧像什么呀?他說像濟公嘛。我心里想,它太像一只背對著人的黑貓了,耳朵高高豎起,像在聆聽著什么,脖子里還戴著一個白色的“貓圈”,最絕的是底部的一層白色石頭還勾勒出貓的屁股。底座不是白木做的,而是雕刻精美的紅木。我想:不管白貓黑貓,是靈璧石的就是好貓。
我問攤主多少錢。他說500。我說你總不見得明天把這么重的東西打包帶回靈璧縣去,便宜點200塊吧。他說好了好了你不要再還價,300塊拿走。我立刻摸出三張100的,心里真正笑不動哦!
如今,這只靈璧黑貓就成了我家養的貓,渾身的“毛”烏黑锃亮,它總是靜靜地坐著,聽著主人上樓的腳步聲,等候著主人回家。它最聽話的一點,是從來也不用主人為它準備什么貓糧。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