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進入公共空間值得期待
當代藝術進入公共空間值得期待
當代藝術進入公共空間值得期待
在全國藝術品市場火爆、房地產市場熱度不減的今天,房地產項目用藝術來包裝的轟動新聞時有所聞。時下最常見的就是辦美術館,把美術館作為休閑娛樂型的綜合房產項目的“窗口”,一方面,房地產項目因此身價扶搖直上,另一方面,美術館所收藏的藝術品也會保值增值。這些項目之所以與藝術有關,恐怕還是因為時下藝術品最受追捧,是只賺不賠的買賣。相形之下,新浦江城這樣致力于公共藝術的計劃,則是不多見。因為這個計劃雖然出自實力雄厚的房地產大開發商,出自藝術界風頭正健的藝術家和策展人,但是他們的目標卻是為了公共藝術,而真正的公共藝術最難得。
公共藝術之難得,首先在于公共空間的難得。黃專指出,“公共性”是西方價值觀念的核心,公共空間在歐洲是從封建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時才開始出現,其存在顯示了各方權利的平等,是國家權力與私人領域的中間環節。中國則自古以來把國家與個人看作為是一體的,直到近代才出現了市民社會,但一直很不成熟,因此,公共空間也不能成熟。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后,房地產興起,所謂“居住改變生活”,新興的居住小區中出現了公共空間的雛形如會所。這樣的公共空間,一頭連接個人意志,一頭連接政府的意志,又能監督雙方,開始在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而當代藝術介入公共空間,則有利于公共空間的成熟。
但是,當代藝術如何介入公共空間卻仍然是問題。黃專近年來在公共藝術實踐方面雖然頗有建樹,但卻向記者坦言,在公共藝術領域個人能否發揮什么作用并非取決于自己。他說,這次到上海來是一個機緣,這個計劃我覺得會有雙贏的機會,因為開發商不像許多房地產老板,搞藝術活動抱著純粹的商業動機。他們之間的區別在于,這個計劃是力圖將藝術與居住空間有機融合。
確實,按照這個10年計劃,國內外頂級藝術家每年一次的展覽是向整個地產項目居民開放的,逐年收藏的展品也是作為居民共同擁有的財富進入城市的藝術空間的,這是一個真正的公共藝術計劃。正如黃專自己所說的,這個計劃本身能否實現則有待公眾的實踐,要得到居民的認可與參與。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有生命力的公共藝術,以此來豐富我們的城市文化。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