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能一味跟著熱點走
豈能一味跟著熱點走
豈能一味跟著熱點走
毫無疑問,中國當代藝術之所以能夠引起世界的關注正是因為其具有的前沿性,藝術家思考的問題關乎整個社會的精神狀況。但在當下,這種前沿性正在退步,藝術家思考的問題似乎越來越表面,越來越缺乏創新性。
當大家將關注的目光投向農民工之后,一些人便開始舉辦有關農民工的展覽;當媒體報道了山西黑磚窯事件之后,一些人迅速創作出了相關的題材;當某某會議要求關注農村留守兒童之后,一些人便又在短期內將他們作為涂抹的對象……為什么藝術家的思考總走在媒體之后,走在社會的關注之后呢?這種跟著熱點走的作品有何前沿而言?無非是追熱點,以圖吸引大眾眼球而迅速成名,在市場上占一席之地而已!
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徐唯辛關注煤礦工人已逾10年,忻東望創作農民題材可追溯至上世紀90年代,這些人在當時普遍忽視弱勢群體的時候能對其給予同情,走在社會關注之前,“先天下之憂而憂”,這才是真正藝術家之所為。
而今的一些所謂新銳藝術家,總是市場上什么紅火就搞什么,如此炮制的作品,無非是為圈中之人提供了相互吹捧的話題,怎能成為藝術史上的經典?這樣的藝術家只能風光一時,又怎能成為受人崇仰的大師?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