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建國個展《點穴》在滬開展
隋建國個展《點穴》在滬開展
隋建國個展《點穴》在滬開展
時間:2007-10-29 00:00:00 來源:上海證券報
資訊
>隋建國個展《點穴》在滬開展
 |
同期推出公共藝術10年計劃
近日,著名中國當代雕塑家隋建國個展《點穴》在上海新浦江城展出,并啟動了“上海新浦江城公共藝術計劃”。該計劃由著名藝術批評家與策展人黃專負責。
該計劃的策劃人黃專指出,計劃的基本理念是結合城市的文化定位、空間布局和人文環境,與這座新興城市同步創造具有中國最高水準的公共藝術景觀。根據這個暫定為10年的計劃,該地產項目今后將每年主辦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外藝術家的大型個展,通過展覽收藏一至兩件具有代表性的空間雕塑、藝術和其它媒體作品。
黃專向記者表示,城市建設有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是先建設還是先規劃。該地產項目給了中國當代公共藝術一個機會,能夠在規劃階段就進行設置和定位,讓他與負責規劃的意大利設計師達成共同的想法,在這里設置一個展場,建立當代藝術與公共空間的關系。
隋建國的個展匯集了藝術家20年來各個時期代表性作品24件,有的陳列在戶外,有的則在室內展示。作品呈現了隋建國在藝術歷史中所經歷的三個階段:現代主義(1987-1989)、材料觀念主義(1990-1996)和視覺文化研究(1997-2007)三個時期,是藝術家作品迄今為止的首次全面展示。
作為中國當代雕塑的領軍人物之一,隋建國善于在中國本土的知識譜系和文化經絡中尋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式,這一點尤其體現在近十年來他以自己的獨特方式所進行的“視覺文化研究”中。他把各種視覺圖像或符號聚焦為一種意義生產的歷史過程,從而對視覺權力、視覺快感及各種視覺現象間的建構性關系進行顯現和說明。這一過程類似于中國傳統觀念中的“切脈”和“點穴”:面對一個龐雜的經絡系統只有對其整體結構諳熟于心,才能指隨心運、命中穴道。這也是策劃人黃專對于隋建國的藝術所考慮的學術命題基點。
隋建國1986年到北京讀研究生,已開始致力于尋找不同于傳統寫實的方法,用大家不重視的材料如石膏做雕塑,此后則用石頭,直到1994年找到一種方法——與材料對話。但是之后又不再滿足,又在作品中采用寫實手法,但又不是寫實,就有了一種新的方式,一直持續到2005年。2005年春天他參加張江的公共藝術活動,作品“藝術擺渡車”擺脫日常生活中的實用目的,以藝術的方法渡過一個空間;2006年的“火車大提速”,用12個屏幕上的影像實現了火車大提速的空間再現等,這些作品逐漸把重點轉到對空間、時間的探索,發現新的問題。
據黃專向記者透露,隋建國的雕塑作品,已經有兩三件被相中,將成為新浦江城永久收藏品。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