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隨想
田園隨想
田園隨想
對我來說,田園的誘惑是永遠的,這里的人們、房屋、樹木、土地,這里的陽光、空氣和水都讓我陶醉,當我置身其中,靜靜地聆聽著大自然的呼吸,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親切,它已與我的內心融為了一體,成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用畫筆來表現田園風光就成為我一個揮之不去的藝術情結。
從康斯太勃爾到普拉斯托夫,從古典主義、印象派到現實主義,產生了無數謳歌大自然和勞動人民生活情節的不朽藝術作品,兒時的記憶充滿了表現的欲望,從小生活在農村的我,喜歡那些平凡勞作的人們和自然景色,喜歡秋天的收獲,所以作品基本上都是表現秋的題材。我原來生活的城市有一條貫穿南北的河——京杭大運河,這是條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積淀的河,十多年來的每個秋季,我都要沿著這條河走走看看,樸實的民風,人們早出晚歸,不息勞做,它是神圣的、美好的。小橋流水、鳥語花香、微風細雨這些愉悅詞語讓你覺得不得不記錄下來,每年都是走差不多的地點,但是每年的感覺都不一樣,能夠清晰的記住某個地方發生的變化,有些作品都是一個地點,但不是一個時間,這些景使我激動萬分,有個村子的名字叫西花園,一個有著濃郁詩意的地方,可以在有陽光的樹蔭下,傾聽鳥兒歌唱和風中的樹葉的響動,我很珍視自己在自然中那種真實地感受和激情,許多作品出自這個村子。當我走在田間村頭,一些曾熟悉大師的印記經常地出現在我心中,巴比松畫派的先輩們給我許多無盡的智慧,他們對土地深厚的摯愛,對農民的熱愛,對于我的作品構想,有著深深的觸動。一種境界的創造,實際上就是畫家的心靈獨白,繪畫這個漫長的旅途就是生活,在生活的旅途中尋找自己的位置。
作品在現實基礎上,加入了理想化的色彩,其實也是對生活一種美好向望,我喜歡陽光下的物象,光線賦予自然絢麗的色彩,大自然展現出的質樸、平易、天真和親切也就成為我對藝術的感悟。在當今時尚大潮的文化中,畫壇花樣眾多而紛雜,惟有對生活的深刻理解才能讀出樸素而又真誠的感覺,平實的表現,給物象以宿命感,給這片土地以輸入生命的血液,在我的心靈真實之中,靜靜的守望著那塊心靈中的凈土----我向往已久的田園。
劉春龍 2006年12月12日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