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廉若花園
盧廉若花園
盧廉若花園
澳門盧廉若花園原稱娛園,位于澳門荷蘭園大馬路旁,占地1.78公頃,始建于1904年,是當時澳門商會和鏡湖醫院慈善會的值理會主席盧廉若斥資興建的,歷時20年,到1925年才全部建成。其面積之廣、規模之大是澳門私家花園之最,為港澳地區惟一一座具有蘇州園林風韻的花園,是澳門三大名園之一。1974年澳門政府收購后向市民永久開放。
盧廉若花園正門是一座書有“屏山鏡樓”四個大字的圓形拱門,園內散布著各式各樣的樓臺亭閣、池塘橋榭、流水瀑布、假山怪石等。全園以“春草堂”水榭廳為主體建筑,有碧香亭、人壽亭、挹翠亭等亭軒,通過堂前水面周圍的石徑將各景點連成一體。
春草堂是典型的中國建筑,但房屋的外墻采用了葡萄牙人喜愛的米黃色,配以白色線條,廊柱采取哥特式建筑形式,柱頂上修飾的是白色歐式花紋,瀕臨小塘的平臺上坐椅式欄柵則是用中國人喜歡的鮮艷大紅色,整個春草堂顯露出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痕跡。
盧廉若花園門票共5枚一套,票價為澳門幣1元,尺寸為4.3厘米×12.5厘米,采用彩色攝影版,膠印。門券正上方為花園標志、編號,中英葡文“盧廉若花園”等字樣,主圖分別為屏山鏡樓正門、身穿旗袍的少婦,池塘倒影、曲徑回廊、亭閣垂柳,占用門券三分之二幅。門票設計小巧玲瓏,即有古代韻味,又富有現代氣息,充分展示了盧廉若花園的特色。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