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畫家能熟記唐詩 德國“中國迷”南京辦畫展
老外畫家能熟記唐詩 德國“中國迷”南京辦畫展
老外畫家能熟記唐詩 德國“中國迷”南京辦畫展
沙特,德國人,學了7年唐詩;卡特琳,生物學博士,學了13年中國畫;海格,學中國畫35年,用中國畫畫了她家里名為“老哈”的鸚鵡……19日起至23日,15位當代德國畫家的100多幅題材各異的畫作在南京美術館展出。有趣的是,其中有將近一半的作品都是中國書畫。
老外畫中國畫,而且畫得還不錯,這個畫展還未開展便吸引了不少業內人士的關注。昨天,記者采訪了本次參展的畫家之一譚綠屏,作為其中幾位參展人的中國畫老師,譚綠屏向記者講述了幾位德國“中國畫”家的學畫經歷。
查字典學習唐詩宋詞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次帶來8幅畫的沙特,努力地用他不太純正的普通話給記者念蘇東坡這首《題西林壁》。沙特看起來年歲不小,但頭發剪成板寸,身材挺拔,很有精神。老師譚綠屏介紹說,沙特是德國某書店預訂部的員工,學習中國書法已有7年。“一開始我讓他學柳體,5年后又開始學顏體,目前他兩種字體掌握得都還可以。”
沙特學習唐詩宋詞很有自己的一套。他先對著字帖一筆一畫地練,每首詩練個百十來遍時就已倒背如流。遇到不認識的句子,他會查字典,把每個生疏的字先弄懂,再向老師請教。沙特說,帶他走進中國書法世界的是南京師范大學的一位老師,“不過聽說老師現在可能已經不在那所學校了。”
德國畫家開辦中國畫培訓班
海格是所有參展的德國畫家中學中國畫時間最長的。她30多年前曾在新加坡學習過中國繪畫。回到德國后,雖然在研究所有自己的工作,但她毅然開辦了一個“中國畫培訓班”。
海格用不太流利的英語指著一幅花鳥圖告訴記者,圖片上這只鸚鵡是她養在院中的,名叫“老哈”。她還用濕水的紙張畫出了一系列的彩墨花,等紙上的水干了,一張張色彩鮮艷的荷花就躍然紙上了。
生物學博土卡特琳也是譚綠屏的弟子,她學畫13年,如今迷上了畫各種各樣的蝴蝶;參展者之一伽比到過中國的上海、杭州、鎮江,她還自己去看了馬王堆漢墓,她的油畫中赫然出現了幾個方正的中國字“紅星飯店”。一張張畫顏色鮮艷,非常漂亮。
并非所有來寧的德國畫家都畫中國畫。蓋綈的立體裝飾藝術也受到了贊揚。她的作品用布做成,色彩和圖案不乏沖擊力。蓋綈原是德國女演員,結婚后丈夫不許她繼續演戲,她干脆轉而學起了繪畫,如今已在德國畫界打響了名聲。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