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腹地行”—著名油畫家齊聚新疆采風
“黃金腹地行”—著名油畫家齊聚新疆采風
“黃金腹地行”—著名油畫家齊聚新疆采風
由《美術關注——中國油畫名家》雜志社主辦、新疆一行文化藝術學術中心承辦的 “黃金腹地行”—環塔克拉瑪干寫生活動近期正在進行中。參加這次寫生的有著名油畫家冷軍、郭潤文、楊堯、童雁汝南、肖谷等11人,他們分別來自北京、上海、杭州、廣州等地,不遠萬里抵達新疆烏魯木齊。
塔克拉瑪干有著輝煌的歷史文化,古絲綢之路途經塔克拉瑪干的整個南端。許多考古資料說明,沙漠腹地靜默著諸多的曾經有過的繁榮。在尼雅河流、克里雅河和安迪爾流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精絕國、彌國和貨國的古城遺址至今鮮有人至或鮮為人知,在和田河畔的紅白山上,唐朝修建的古戍堡雄姿猶存,被喻為“東方龐貝”的尼雅遺址仍讓人魂斷夢饒。這次寫生團主要在塔克拉瑪干周邊的喀什調查寫生,喀什(喀什噶爾的簡稱,意為玉石般的地方)是中國最西端的一座城市,東望塔里木盆地,西倚帕米爾高原。喀什周邊與五國接壤,喀什的古老人文景觀和獨特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是追尋西域歷史文化變遷的最佳之地。早在2100余年前,這里是絲綢之路中國段內南、北兩道在西端的總匯點,是中國對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交通樞紐與門戶之地。千百年來,喀什一直是天山以南著名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
此次寫生團用藝術的方式關注塔克拉瑪干的人文內涵,關注相關的社會話題。通過實地考察寫生進一步了解古絲綢之路文化、思考西域古國歷史千百年來各方面的變遷——為什么一系列的故國遺址今天大多遠離人類社會,沉默于沒有生命的大漠中?藝術家們將以油畫寫生的方式展現西域歷史的變遷;展現千百年后現實的壯麗景觀;展現塔克拉瑪干的誘惑、神秘和魅力;展現沙漠中深藏的淵源文化。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