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摹本字字超百萬 估價達到2400萬港元
王羲之摹本字字超百萬 估價達到2400萬港元
王羲之摹本字字超百萬 估價達到2400萬港元
即將于下月在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會付拍的王羲之墨跡唐摹本《妹至帖》,一露面就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這件曾在上海博物館舉行的中日書法珍品展上的“扛鼎之作”,長25.3公分,寬5.3公分,共17字,而估價達到了2400萬港元,可謂字字超百萬。
近幾年,古代書法作品在拍場頻頻斬獲高價。隋人《出師頌》在2003年被北京故宮博物院以2200萬元的價格優先購得,《研山銘》在2002年被中國文物流通協調中心以2999萬元拍得。極高的文化內涵注定這些作品必定成為重量級拍品。
書圣”摹本堪比真跡
去年在上海博物館舉行的中日書法珍品展上,最吸引人的當數《喪亂帖》、《孔侍中帖》和《妹至帖》三件收藏在日本的唐摹王羲之書法。《妹至帖》不見于中國歷代著錄,是王羲之研究方面的新資料。它于1973年在日本的五島美術館“昭和蘭亭紀念展”上初次公開面世,屬于某位私人藏家的名家手鑒。所謂手鑒,是將歷代名跡切割成行,收在冊頁里作為鑒定古代墨跡的比較資料。《妹至帖》曾被切割成二行二十七字,但所用紙張和書寫技法與《喪亂帖》和《孔侍中帖》相同,在研究摹拓技術方面也有很高的價值。
東晉書法家王羲之被尊為“書圣”,如今已無真跡流傳。唐摹本是如今存世王羲之墨跡的最高境界,《妹至帖》也是目前王羲之存世唐摹本墨寶中唯一能在民間流通者。據佳士得拍賣行專家馬成名先生介紹,《妹至帖》共17字,為草書,紙本,因其篇首的“妹至”兩字而得名。此帖未見任何題款和收藏印記,更未被收入唐宋元明各朝名家著錄。但從書法風格來看,原墨跡當屬王羲之所書無疑。馬成名強調,即將于香港佳士得拍賣的王羲之墨跡,可用“國寶重現”來形容。
書法經典頻創高價
說到古代書法的市場行情,不能不提2004年紐約蘇富比拍賣的趙孟瞓的《心經》,以191.2萬美元成交,不僅在當時創下趙孟瞓作品拍賣的最高價,也使中國傳統書法作品的價值在拍賣市場中更受關注。
香港佳士得拍賣行之所以在此次秋拍中推出國寶級的《妹至帖》,看中的也是古代書法作品的拍賣“錢”景。在近年的拍賣紀錄中,曾有隋人《出師頌》和宋米芾《研山銘》等幾件為數不多的書法經典現身拍賣會。其中,隋人《出師頌》在2003年被北京故宮博物院以2200萬元的價格優先購得。而《研山銘》在2002年被中國文物流通協調中心以2999萬元拍得。
至于古代帝王的書法拍賣價格更是在近年飛上了天,2004年北京翰海秋拍上推出了一套原本保存在先農壇的巨型乾隆皇帝書法冊頁《劭農紀典》,估價280萬至350萬元,最終以572萬元的價格被一收藏家競得。
獨創性是價值關鍵
正是由于歷代帝王對王羲之書法的情有獨鐘,最終使得王羲之走上了“書圣”寶座。梁武帝、唐太宗、宋仁宗、宋高宗、康熙、乾隆等歷代皇帝都與王羲之及《蘭亭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為東晉以后歷代帝王對王羲之書法的推崇,導致了東晉以后中國書法史的發展以王羲之書法為正宗,這也是為什么此次《妹至帖》的拍賣能夠引起市場如此關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與任何藏品一樣,書法要判斷其價值,只有經過長時間的篩選。書法的藝術獨創性和歷史價值是其價值的關鍵,這也是古代書法投資的真諦。所有在書法史上堪稱大師的書法家都有超越前人的獨特創新,或因其高度的藝術價值變為典型,成為后人臨摹學習的字帖,這些書法作品才有市場。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品種,是中國文化的一種載體,其投資前景必將非常廣闊。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