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市場價值有待挖掘
書法市場價值有待挖掘
書法市場價值有待挖掘
“全國書法市場被忽略,整體價值被低估?!苯?,中國嘉德廣州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習文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提出,書法市場之前只局限于固定的小圈子中,但由于近年市場人士的參與,整體市場逐漸上升,中國書法的價值將慢慢被重新發掘。
11月21日~22日,廣州將有一場法書專場拍賣?!胺〞睂哟卧凇皶ā敝希傅氖强杀弧靶Хā?、作為標準進行臨摹學習的書法作品。
此番上拍作品以明、清和近代為主,其中有文征明、鄭板橋、王鐸、董其昌、張瑞圖、趙之謙、徐悲鴻、葉恭綽等名家佳作,大部分書法作品曾經啟功、謝稚柳鑒定。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張瑞圖草書杜甫《渼陂行》手卷,長近10米,并曾于上世紀90年代出版單行本,啟功先生為之題簽,劉海粟先生為其題跋,是張瑞圖不可多見的精品。據悉,本次拍賣為捐贈教育的慈善拍賣。
廣東藏家較少關注市場漲跌
書法歷來與畫作相提并論,但是收藏之名卻在畫作之下。據市場人士了解,目前全國的書法市場價格整體偏低,主要是書法的藝術價值與畫作相比更難被了解,較少收藏人士能理解欣賞。許習文表示,廣東地區的書法收藏圈子歷來小而固定,收藏者層次較高,較少關注藝術品市場的漲跌。
但是,純粹的收藏欣賞也令書法市場一直處于被嚴重低估的局面。近年來隨著收藏市場的整體上升,許多投資者把目光轉移到書法作品上,認為價值未被完全肯定的書法具有較大的升值空間。
近期書法作品行情大漲
在今年7月21日、22日的西泠印社拍賣會后,許多行內人士對書法作品的表現感到愕然,如王鐸的作品《行書沙河鎮作五言律詩》以308萬元成交,董其昌的《楷書天臺·鸚鵡二賦冊頁》以187萬元成交,倪元璐的《書畫合璧卷》拍出209萬元的高價。行情大漲讓收藏熱點逐漸集中到書法作品上。
收藏書法作品門檻比畫作更高
書法作品具有藝術價值、文物價值,其不可或缺的圖章也是一門獨立的藝術門類,而書法作品中的內容同時也具有歷史價值,往往可用于歷史的佐證,甚至可能推翻一些已成定論的歷史成見。因此收藏書法作品門檻比畫作更高,需要更高的藝術欣賞水平。
許習文認為,畫作直觀,而書法講究線條,更加抽象,審美情趣也更高,大部分人連書法的內容都不一定能讀懂,更不用提欣賞。許習文建議收藏者們要對中國書法史有整體的了解,從學習審美開始,并要注重字外功夫,對中國文化進行學習;有名家上款、經名家收藏的名人書法收藏價值最高。
廣東歷代書法名人輩出
許習文還強調,廣東歷代書法名人輩出,特別是多數為大學者書法,藝術、學術價值很高,廣東藏家要重視本土名人,從學習他們的作品、收藏他們的作品開始。如明代的陳白沙、宋代的白玉常,清代名家眾多,如鄺露等。近當代是廣東文化的一次突破,出現了一批大學者、大名家,如葉恭綽先生,康有為先生、梁啟超先生、容庚先生、賴少其先生、吳南生先生、王貴忱先生,他們的書法為學問所支撐,高度超越了專業的書法家。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