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盛贊中國書畫
圣彼得堡盛贊中國書畫
圣彼得堡盛贊中國書畫
2006年9月,俄羅斯圣彼得堡迎來了一批中國客人,他們的到來,為金秋安靜美麗的涅瓦河畔平添了幾分濃濃的中國色彩。來自中國的著名國畫藝術家徐震時先生,率領10余名中國畫家在圣彼得堡舉辦了一次為期10天的中國畫展。
藝術之城迎來中國畫
畫展上展出了百余幅中國畫家的成名之作,其中包括《神州大地》、《凌波仙子》、《草原之春》等作品,充分體現了中國當代畫家的藝術水平。作品中精妙的筆法、富有變化的韻律和節奏,簡約鮮活、暢快淋漓、無拘無束、大氣磅礴的藝術風格,將中國國畫的美與精髓展現在了參觀者面前。伊萬諾夫是一名普通的參觀者,他頗有感觸地說:“不同于油畫,中國畫的表現手法十分獨到,形神兼備,從這些畫中,能夠感受到作者心中對自然的深刻理解,對生活飽含著激情。我個人非常喜歡這樣的作品,也希望今后能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中國藝術。”
圣彼得堡是一座藝術之城,在這里更多展現的是西方的文化與藝術,而這次中國畫展的舉辦,讓人們充分領略到了東方藝術的獨特魅力。在畫展現場,年近七旬的徐震時先生還為參觀者滔滔不絕地講解起了中國畫的技法和特點。前來參觀的人們在欣賞的同時,也對中國畫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徐震時說:“在中俄互辦友好年之際,我們這次前來舉辦展覽的目的是,加強中俄文化界的交流,增進兩國的藝術交流和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
徐震時自幼習畫,是著名畫家程十發的義子,1965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他曾任人民美術出版社圖片編輯室主任、副編審,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年畫研究會副秘書長。徐震時長期從事編輯攝影,兼事年畫、中國畫創作。幾十年來,由于具有良好的美術功底,嫻熟的攝影技術和出色的組織才能,徐震時接受完成了不少對國家和社會產生過很大影響的重要工作。
把中國藝術帶向世界
1971年,周總理指示出版《文化大革命期間出土文物》畫冊,他和攝影家肖順權歷時3個多月通宵達旦共同拍攝完成,畫冊在日本、法國、美國發行;1979年,中日兩國首次合作出版《中國的旅行》叢書,徐震時是中方主要攝影家之一,與日本攝影家共同完成4集的攝影與采訪工作。并單獨完成了長江三峽、成昆鐵路沿線、云南西雙版納風光風景拍攝任務,拍攝了大量的瞬間美景。
幾十年來,徐震時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編輯出版了《新編芥子園畫傳》、《功在千秋書畫扶貧集》、《中國扇子藝術精品集》、《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水粉卷》等畫冊。
步入晚年的徐震時,還希望能夠把中國畫傳播到世界各地,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文化。在1995年,曼谷慶祝中泰建交20周年之際,舉辦了“徐震時中國畫展”,為中泰藝術交流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徐震時滿懷信心地說:“我還有許多事情沒有做,我希望在未來的幾年里,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的繪畫之路,學習齊白石衰年變法,把自己的閱歷思想重鑄到畫風中。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讓中國畫走出國門,弘揚中國的藝術。”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