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老畫家展《百猴圖》老外曾出價數十萬買不得
傳奇老畫家展《百猴圖》老外曾出價數十萬買不得
傳奇老畫家展《百猴圖》老外曾出價數十萬買不得
際遇坎坷卻心懷感恩,耄耋老人將畢生心血捐贈社會
編者按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19日就是重陽節了,老人們的精彩人生、幸福晚年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篇章。在這里,我們記錄下幾位普通老人生活中的樂事,這些隱于市井之中的老者雖然普通,卻代表著一個年代的心態、一種“俏夕陽”的生活方式。
“實在是驚喜,今天竟然能看到數百只猴子,而且還是數百個神態,幸虧我帶相機來了。”一位觀眾說。昨日,在省圖書館展廳里,合肥傳奇老人謝悟一在他80歲時展出了包括《百猴圖》在內的121幅作品,并現場將作品全部捐贈給省圖書館。
嘔心力作《百猴圖》失而復得
展廳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100幅猴圖,很多市民都慕“猴”名前去,很多市民用相機拍下畫作。“神態惟妙惟肖,難得的是竟然沒有兩只猴子神態是雷同的。”市民王女士說她已拍下幾十幅“猴”了。
這套《百猴圖》,淡墨寫意,共100幅,神態各不相同。最討喜的一幅是一只幼猴,頑皮地手持樹枝搗馬蜂窩,結果馬蜂倒蜇在另一只老猴臂上,老猴聳肩吃痛,咬牙切齒趕蜂,神態極其逼真。
“這組《百猴圖》花去我近半輩子時間。”老人本是用佛學名詞“悟”為自己取名謝悟一,后來因為一句“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這句話,讓謝悟一想到了助師取經的孫悟空,他決定為猴作畫,于是自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準備,因為是中醫,經常去各大山脈采藥,黃山上的猴子就是他的觀察對象。回家后,老人夜里睡覺都在揣摩猴子的神態。
5年前,由于平房狹小物雜,剛完成布局、還未布景的《百猴圖》忽然遺失,老人非常心痛。直到去年,翻舊物時才在閣樓上找到這套畫,老人樂壞了,立即著手布景。
老外出價數十萬買“猴”未成
同時展出的還有一幅《百猴全圖》,由5幅長7尺、寬2尺4寸的布屏拼成,100只猴子聚集在一棵傘狀大松樹上,姿勢各不相同,但都看向同一方向,那里有兩只猴子在傳遞一根松枝,這幅畫被老人取名“天下第一福”。妙的是,拼在一起的5幅條屏,拆開后又能獨立成畫。
有細心讀者數了一下樹上的猴子,數來數去只有99只,對此老人非常得意。老人說,這幅“天下第一福”是1992年3月開始畫的,完成布景后才發現只畫了99只猴子,第100只猴子已無立身之地。打量許久,他發現第三幅條屏下方有樹杈,靈機一動,就在樹杈的間隙畫上了半個猴臉和一“手”一“腳”。于是,畫的最下方,就有一只小猴露出半張臉在“偷窺”,不仔細看還真發現不了。
據老人介紹,“天下第一福”剛完工時,他很得意,約了幾個老友一起到公園欣賞。剛掛出就圍上來很多人,一外國朋友出價幾十萬,軟磨硬泡要買這幅畫,老人拒絕了。
感恩社會捐出121幅作品
謝悟一老人精通醫術、書畫、雕刻,書畫只送不賣,為人治病也從不收費用,還送上藥品。他一生沒有積蓄,至今住在大通路上兩間潮濕的平房里。“當年我畫‘天下第一福’時,家里沒錢買畫布,畫布、墨筆都是朋友送的。我能把畫拿去賣嗎?”謝悟一老人從沒想過賣畫,對此,他的兒子謝保春也非常支持。
家中畫作很多,老人年歲漸高,屋子又潮濕陰暗,老人的心病就是為作品尋棲身之地。這個愿望經本報報道后,省圖書館決定收藏老人畫作,并為老人辦個人畫展。“活到80歲還能辦個人畫展,這輩子滿足了。”老人的一批老朋友也都興奮異常,裴世平等老人到處奔走幫忙。
此次展出的還有10幅國畫《墨梅》及10幅大工筆《貓圖》,畫展將持續到21日。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