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邪冷眼:………金庸世界.一種傷感的迷惘
東邪冷眼:………金庸世界.一種傷感的迷惘
東邪冷眼:………金庸世界.一種傷感的迷惘
紅顏墜迷夢
芳魂繞宮闕
寂寞香冢后
誰來空悲切
故國已在望
不過是錯覺
千年浪跡后
再和君相約
——《紅花紅顏》
⊙東邪的一點感觸-------前言
準備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竟然不知道該如何開始這篇文章才能讓心情平靜,所以,我只能用這首歌詞來開端,這一段經典的音樂旋律。
當我們沉迷于對愛的陶醉時候,當我們感慨著世事無常的時候,在記憶深處,可曾想起那些文藝作品中的人物的迷惘呢?
回想那些天真的日子,仿佛在一夜之間蒙上了淡淡的灰。逐漸的,我開始害怕成長,開始體驗孤獨,開始學著放棄和堅持,也學會了理解。
我慢慢的追隨著在那些油畫布上故作領悟,揮筆畫些"后現代"作品裝作瀟灑,唱出一些字句當作徜徉,那是我還不知道那些作品中的世界是否真的在等待著我。
于是,手握著畫筆,尋覓了很多年,終于有一天,一個叫“金庸”先生的小說,走進了我的世界,使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一張面孔下,透露著現實的無奈和蒼白。猛然間發現: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被欲望左右,即便放棄了追逐,也是渴欲著一種平淡。就想《神雕俠侶》中的那十六年的約定,最終雙雙隱退江湖一般。
如果你記住了那些難忘的期待,那么他也許就可能成為你生命里忽略不掉的向導。
誰都不愿承認自己會從小說中改變自己,但可以坦然的說那些文字讓我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世界。
直到如今,我開始翻開老本子,那些彷徨時寫下的文字仿佛墨跡未干,但心卻早已不似從前了。
隨筆寫下這幾位金庸筆下的人物,以表一種心情!
⊙魂斷雁門恨紅塵-------蕭遠山
蕭遠山,魁梧威嚴,有人曾經把他比喻是一座山,的確,比起蕭峰,蕭遠山多了一股狠勁蠻橫的殘忍,又更加兇狠。
本來,他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平淡,暢飲馬血,狂喝著粗獷的契丹歌謠,伴著愛人,但求平凡一生!
人情險惡,世事無常。可惜造化弄世人,雁門外一場突如其來的浩劫,使他變的一無所有,愛妻命喪黃泉,兒子流落異邦,這樣的一個人物無端被害,怎不令人感到不平!更何況他自殺的部分原因,是自愧破了不殺南朝漢人的誓言。
每天深夜,他都會在同一個時間猝然醒來。
醒著的時候覺得那種疼痛迅速在身體里彌散著蔓延,無處不在。蕭遠山那么痛地想起他的亡妻和流失兒子。不知道他在哪里,是否還活著。如果他已經長大,眉目之間,應該都是他父親的影子吧!可憐自己大難不死,卻落得家破人流離。
聚賢莊一戰,他于眾高手中救走親子蕭峰,氣魄不減當年;他又裝成馬大元的鬼魂,扼死白世鏡,揭破康敏的殺夫嫁禍陰謀,兩次都是黑衣蒙面。一直至少林寺一戰,才揭去面紗,這時大家才知道他是蕭峰的父親,知道當年在雁門關外自殺未遂。
他無處伸冤,深入少林,苦練武學經典,查出真相之后,殺不成主謀的慕容博,便一連殺死譚公、譚婆、玄苦,甚至連不懂武功、無辜的三槐夫婦也死在他掌下。既然你們冤枉了我,我就偏偏要做給你們!他恣意殺害蕭峰追尋的人,使他蒙冤,造成了蕭峰這位英雄的悲劇,這是他極端性格的最佳寫照。
跳涯之前,他是個痛苦悲劇主角;但是,再次當他發現自己還活著的時候,心中只有兩個字“仇恨”,甚至傷及無辜之人,金庸先生選擇他最終出家,不理紅塵怨恨,或許是他最好結局罷了!
⊙相思相見知何日-------楊過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神雕俠侶》這部作品,對于愛情的描寫,可謂經典。楊過自小就是個叛逆似的人物,沒有人了解他,更沒有人他我,世人都欺負他。因為他是個窮小子,自幼無父母可以依靠,亦無權勢撐腰,自覺世人都看他不起,使他受盡屈辱,他們越是要卑賤他,他就越看不起他們。自卑往往使人偏激而過分表現得自負,這種感覺很多人都有。但他不會甘心,決不向任何人示弱。這些少年時代的磨練與遭遇,注定了楊過的個性。
他的頭腦里,沒有什么好壞的存在。誰對他不好,特別是輕視他,他馬上認為這是壞人、討厭甚至恨這個人;若有人為他出頭,這個人就是好人,他便視為朋友。因為郭芙說他手臟,所以“對她一家都生了厭憎之心”。瘋癲之中的西毒歐陽鋒在把他當做兒子,教他武功,他大受感動,認歐陽鋒為義父。
古墓的際遇,使他活在浪漫世界里,愛情,在他心目中,當屬第一位!郭靖為國死守襄陽,不惜為國家放棄自己一切。而楊過不然,少年時候的遭遇,使他把把愛他的人放在第一位。在這一點上,金庸寫出了他在個性上的不同,也是《神雕俠侶》中這位主角,對愛情的看重。
楊過有和東邪黃藥師有同樣的狂傲,但他沒有黃藥師的修養和深度。換句話說,他資本還不夠。黃藥師同樣也憤世嫉俗,但他有他的原則和思想。楊過不然,他因為別人這樣說他便偏要那樣做。他有超人的聰明但沒有深思後的智慧。他不能與這社會做絕對的對抗因為他始終是在這生與長的。總之,他狂,但無法狂得令人心服口服。有時還有些幼稚。中年后成熟了的他,開始明白大義,曉得是非,懂得以德報怨,懂得做一個好人的真諦,行俠江湖,除奸懲惡,人稱“神雕大俠”,這一點上,是大家敬佩的地方。
南海神尼帶走了心愛的人,也帶走了他愛的世界的全部。但是,他依然在期待著,哪怕結果依然是一個空白。萬籟俱靜。原來沒有愛,這個世間竟是這般的寂然空曠,無始無終。
所謂時間匆匆催人老,兩鬢如霜,等待只能蹣跚跟隨在思念之后。
只有大雕相伴身邊,遙望南海深處,回首者從前的零亂思緒。那些曾經的山盟海誓和古墓里的歲月,躊躇在時光的穿梭中,總會讓人無奈的留戀在腦海里!他仿佛分分秒秒都能感覺到對方,卻時時刻刻都不能相見不能相守。斷腸涯上,望穿秋水,只盼那一刻的重逢!
十六年后,兩人的悲歡離合化為飛灰。再次重逢的激蕩,使人不禁感慨萬千。每當看到這一回,心中總是充滿莫名的感觸!
沒有什么是完滿的。名聲、道義,是亦步亦趨生存的準則。但還有仇恨,因錯而生的仇恨,足以毀滅每個并不愿泥足深陷的人。他們選擇了隱推,就我個人而言,楊過算不能說是個悲劇似的大俠,至少他的結局是幸福的。
那一刻,另一個女孩落下了淚水,于是……
⊙玉璽深處的怨恨-------段延慶
他惡,因為他怨;他怨,因為他有著痛苦的過去。
“惡貫滿盈”是這個半人半鬼的惡魔代言辭。殺人,在他眼中,或許僅僅只是一種發泄,更是對于不安內心的掩飾!
曾幾何時,段延慶身為大理太子,俊逸高貴,聰明過人。可惜朝中發生叛亂,他雖然保住自己的性命,可惜卻已重傷殘廢,面目全非。人之大悲苦,段延慶都已遭受,常人無法遭受的人間煉獄,使他變的心理扭曲,以至于與江湖上的魑魅魍魎為伴,被稱為“天下第一惡人”。他為發泄自己的痛苦,殘忍的殺戮,使得更多的人,步入了他痛苦的后塵,這種偏激的心理,使他更加讓人痛恨恐懼。他無奈的掙扎著,痛苦的對月長嘆:“我不能再為善了”。
在他內心靈魂深處,難道沒有一絲的善良了嗎?
從太子變為惡人之首,能有何樂?即能憎恨的人抓來痛苦的折磨,又有何滿足?
記得一位網友曾經說到:“他像英國詩人米爾頓《失樂園》的魔王路斯弗那樣,統領地獄的大權,抵不上他回憶自己曾是“光明之子”的痛苦。在蘇星河的珍瓏中,段延慶舉棋不定,只覺“前無去路,后有追兵,正也不是,邪也不是,那可難也!”這正是他心中悲苦的真實寫照。”這一段話,道出了他的迷惘!
天龍寺外的那個白衣觀音,給予了他再生的希望,他堅信那是救苦救難的菩薩。于是他苦練家傳武功,前往兩湖,殺盡仇敵,不惜任何代價,誓要奪回本屬于自己的玉璽。蒼勁的烈風撕打著他極端的心理,冷漠的眼神藐視著那改變他命運的輪回。最后當他知道段譽是他親生兒子時候,猝然醒來,突然發現自己一直苦苦追逐的東西,在親情面前,顯得那么渺小微不足道,記得在電視劇《天龍八部》的最后一輯中,這個沒有表情的惡人,流下了一滴眼淚,對自己說到:“我有兒子,我段延慶和你們一樣,是人。”
一個兒子,使他放棄了多年尋覓的一切。當段譽坐上皇位那一刻,或許,這是老天對他的一種補償罷了!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