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嘉誠07秋拍中國書畫專場拍前擷英
雍和嘉誠07秋拍中國書畫專場拍前擷英
雍和嘉誠07秋拍中國書畫專場拍前擷英
中國書畫歷來是藏家關注的焦點,此次共分為(一),(二)兩個專場,共800 余件拍品,涵蓋了明清及近現代重要書畫家的作品,題材廣泛,異彩紛呈。
古代書畫部分,石濤《山水散頁》,尺幅小幀,放逸疏朗,構圖新奇,筆墨洗練,方圓結合,秀拙相生,表現了畫家高超的繪畫技法及深厚的藝術底蘊。王鑒《峰嵐曲徑》流傳有序,曾經《歷代著錄畫目》,《自怡悅齋書畫錄》,《中國書畫全書》以及《歷代流傳繪畫編年表》等多部著作著錄出版,可謂十分珍貴。畫面運筆出鋒,用墨濃潤,樹木叢郁,后壑深邃,皴法爽朗空靈,匠心渲染,有沉雄古逸之長。錢維城《山水冊》溪泉江河繪于金箋之上,堂皇、富貴、華麗且不失文士之風,不失儒雅的雍容與野鶴閑云般的飄逸。蕭云從《空亭修竹圖》山峰聳疊似島嶼,作危崖驚險之勢,極具深遠之趣。書法方面,何紹基《行書竹賦四屏》,其行草書熔篆,隸于一爐,駿發雄強,筆意縱逸超邁,時有顫筆,融厚有味,獨具面貌。沈銓《梅鶴圖》一枝蒼勁老梅,枝干蒼郁,暗香疏影,傍以白鶴,獨立于粗獷之山石上,有高風亮節之氣韻。鶴的羽毛畫得頗具特色:腹羽豐滿,背羽如雪,作者用神來之筆,描繪了白鶴栩栩如生之神態, 畫中嶙峋怪石,只用簡筆斧劈皴略,以淡墨烘染,頗顯剛強之感。設色古樸雅致,似凌風傲雪,風骨猶存,實為南頻大師之力作。
近現代畫壇,名家輩出,紛紜百態。大千居士的一幅《水殿風荷圖》以墨寫荷,更見清遠益香,高潔凌風,濃墨大筆,揮灑恣意,另一幅《執扇仕女》細筆勾勒仕女紈扇,鐵線游絲,極具功力,設色妍麗莊重,神情自然生動,仿佛躍然紙上。吳昌碩詩書畫篆刻,無一不精,其繪畫作品,充滿金石意味,線條凝煉遒勁,氣度恢宏古樸,渾厚蒼莽,《牡丹圖》天香國色,艷麗仍在,妖嬈依舊,卻明顯令人感到錚錚鐵骨,傲人之氣。《臨石鼓文四屏》更充分體現了缶老深厚的金石篆刻功底。黃賓虹《陽朔秋山》《齊山湖一角》曠遠悠簡,渾然天成。徐悲鴻《雙喜圖》中兩只喜鵲棲于樹梢,遙相呼應,喜鵲神采動人,略帶西畫氣韻,虬枝干凈利落,柳樹枝條,剛勁流暢,樹靜枝拂,鵲躍紙面,著實令人歡喜。另外,潘天壽《蘭竹》構圖清新蒼秀,筆墨縱橫交錯,氣勢磅礴,趣韻橫生,具有鮮明的獨特風格。 李可染《春雨江南圖》山著墨色,空蒙淋漓,水氣氤氳,江南民居隱現千花萬樹之中,燦爛卻寧謐,雨中江南,在大師筆下,縹緲而感染,艷麗而含蓄。黃胄《出診圖》《惠安女》筆觸簡練精到,造型準確,用色鮮艷明麗,極得人物神髓,令人不得不佩服畫家深厚的繪畫功底。除此之外,此番上拍的還有王雪濤,陳半丁,謝稚柳,唐云,關良,陸儼少,宋文治,何香凝,袁松年,葉淺予,程十發等眾多書畫名家的優秀作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中國書畫意蘊綿綿,流傳至今最重要的原因莫過于作畫,賞畫給人所帶來的精神上的愉悅和心靈上的滿足,相信我們此番為您臻選的作品能夠令您獲得精神上的陶冶與升華,滿足各位藏家的需要。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