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泥為范 釉色瑩徹 極其精致 為世所珍·----南宋官窯 驚艷杭城
·澄泥為范 釉色瑩徹 極其精致 為世所珍·----南宋官窯 驚艷杭城
·澄泥為范 釉色瑩徹 極其精致 為世所珍·----南宋官窯 驚艷杭城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2007浙江錢塘秋季大型古玩藝術品拍賣會將于11月1-4日在杭州香格里拉飯店豪華登場。此次大拍,共推五大專場,分別為:明清古典家具、文玩•雜項、青瓷瑰寶、玉緣和中國近現代書畫。五大板塊各具特色,各擅勝場,在秋日的杭城,為海內外眾多的收藏鑒賞界朋友奉獻了一道琳瑯滿目、異彩紛呈的精神大餐和文化盛宴。
在此且不說其它四大專場,單表其中的“青瓷瑰寶—中國古代青瓷”專場。由于它具有如下幾大特點,致使其有足夠的資本雄視中外拍賣場、笑傲古今收藏界。一是數量很少,總共只有區區二十件作品。然主辦方竟辟專場隆重推出,可見它們被珍視的程度。而這在中外拍賣史上可謂絕無僅有。二是來源相同。它們均出自海外同一位收藏家之門,不僅傳承有序,脈絡清晰,而且這次從海外回歸,經過嚴格明確的報關驗關手續。三是質量特精。盡管只有二十件文物,但每一件都是精美絕倫的寶物。以窯口論,有越窯、定窯、鈞窯、南宋官窯、哥窯等歷史名窯,而以時代言,則晉、唐、宋、元,年代高古,且以宋代為最多。總之,它們幾乎囊括了中國唐宋時期的名窯精品。以高古名瓷的陣容在杭城亮相,無疑是國內拍賣會上開風氣之先的創舉。
顯然,對于雅好中國瓷器鑒藏的人士而言,這一青瓷瑰寶專場是精彩不容錯過的大好機會。大家知道,由于受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火熱多年的國內拍賣市場只能上拍明清時期的瓷器,從而使這些作品越來越少,價格也一路走高,讓廣大的收藏投資者有高處不勝寒之感。另外,有宋一代,偃武修文,崇尚文治,是郁郁乎文哉的時代。中國瓷器在宋代迎來了百花齊放、群芳爭妍的盛世,宋瓷不僅工藝卓絕,其造型和釉色上的追求,積淀為中國藝術審美的至高境界,成為后世追慕渴求、膾炙人口的典范。相信您置身其中,仿佛徜徉于群玉山莊,嘆為觀止,流連忘返。若問此中誰最為艷美富貴,當首推其中的南宋官窯貫耳瓶。
關于南宋官窯的精美珍貴,有二則古文獻可資參考。一是南宋文人葉寘在其筆記《坦齋筆衡》中的記載。雖然古人惜墨如金,但對南宋官窯的贊美卻毫不吝嗇,用了本文開篇的十六個字。而這件傳承至今的貫耳瓶,形制規范、造型規整,典雅合制,用紫金土作胎,紫口鐵足,釉層肥潤柔和,色澤間于天青月白之間,釉面布滿大小文武開片,金絲鐵線。其形神風采正是對這十六字的最好注解。二是清乾隆帝的詩,“李唐越器人間無,趙宋官窯晨星看。”作為家天下的大收藏家,乾隆時期宋代官窯已寥若晨星,極為罕珍。若結合考古出土資料考察,那么“李唐越器人間無”是庸人自擾。因為不僅唐代越窯青瓷大量出土,在著名的法門寺地宮中,還出土了唐代的秘色瓷。而宋代官窯,雖然在杭州已先后發現了兩處文獻記載的南宋官窯遺址,出土了大量的實物標本,但迄今沒有完整器物出土的報道,而且由于最有可能出土南宋官窯器的宋六陵早在元代已被盜毀,因此今后要出土完整器的可能性也幾乎為零。據查相關資料,與這件官窯貫耳瓶類似的器物全世界傳承至今的只有三件,它們分別藏于北京故宮、臺北故宮和德國保爾藝術館。
遙想上個世紀,越王諸暨於賜劍,從香港回歸入藏浙博,越劍越得,成為收藏界的一樁美談。今天,南宋官窯現身杭城,尋根故土,是一種歷史機緣,若能扎根故鄉,那將演繹又一段收藏佳話。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