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當代藝術館設計方案浮出水面
深圳當代藝術館設計方案浮出水面
深圳當代藝術館設計方案浮出水面
深圳當代藝術館設計方案浮出水面
奧地利一設計公司方案獲選,專家認為該建筑本身就是一件當代藝術品
深圳當代藝術館將會是什么樣的建筑?自從今年8月,深圳市民中心展出了170多件國際公開設計競賽的有關設計方案以來,深圳市民在給予高度關注的同時懷有巨大的懸念,最終入選方案近日已塵埃落定,本報記者昨日獲悉,在第一輪競賽入圍的4家設計機構提交的修改方案中,奧地利藍天組設計公司(COOPHIMMELB(L)AU)的設計方案獲得全票通過。
即將建設的兩館合一的“深圳市當代藝術館與規(guī)劃展覽館”(簡稱兩館)位于中心區(qū)中軸線即中心書城的東側(cè),少年宮的南側(cè)。“兩館”面向社會公眾,定位于推廣新銳藝術,并展示城市的各種規(guī)劃設計,總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這是深圳中心區(qū)最后一個重要大型公共文化建筑,作為項目主要牽頭單位的市文化局和市規(guī)劃局引入了國際公開競賽的形式,有來自5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12個設計機構和建筑師報名,截至6月底共收到178個設計方案。7月,以日本建筑大師磯崎新為評審主席的9位評審委員進行了專家評審,確定了四個方案入圍,分別由英國、德國、奧地利和加拿大設計機構設計,深圳邀請這四個入圍方案的設計機構進行了第二輪的方案競賽。
9月28日,專家們對這四個機構再次提交的修改方案進行了評審,最終一致通過了奧地利藍天組的設計方案。參加了此次評審的深圳市規(guī)劃局城市與建筑設計處處長李臺然告訴記者,此次參加評審的專家基本是原班人馬,只是評審主席、日本建筑大師磯崎新因故無法出席,他特別鄭重地書面委托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院長、著名建筑設計師王澍主持此次評審。接受評審的4個方案均對第一輪入圍方案進行了修改和深化,其中以奧地利藍天組的修改方案變化較大。李臺然表示,這4個修改方案均有其優(yōu)點,而奧地利藍天組的方案跟整個周邊城市環(huán)境結合得較好,其對體量、形體的推敲做得比較細致,里面的空間安排比較有特色,建筑材料的運用、質(zhì)感和周邊的關系考慮得比較周到,專家們認為該建筑本身就是一件很好的當代藝術品。因此,在沒有太大爭議的情況下,該方案獲得了專家們的全票通過。李臺然特別介紹,此次專家評審運用了較先進的城市設計仿真技術,該局新建成的城市設計仿真室把4個方案全部模擬放在三維動畫里,可以隨意變換角度來推究、考量建筑的形體與周邊環(huán)境的關系,使評審專家們對這個項目更有把握更直觀。
記者看到了奧地利藍天組的該入選方案的模型,該建筑是一個非常不規(guī)則的大型體塊,外形簡潔。據(jù)了解,考慮到與周邊現(xiàn)有文化設施的協(xié)調(diào)性,深圳方面就“兩館”的建筑設計有著一些具體的城市設計要求,包括:“兩館”、青少年宮間要有一個平臺與音樂廳、圖書館間的平臺相呼應;音樂廳、圖書館、青少年宮往外均是一面實墻,“兩館”的東面也應是實墻,并與青少年宮的外墻對齊;音樂廳、圖書館、青少年宮的建筑最高點為40米,造型是朝里往下對著中心花園,坡頂向中軸線傾斜,“兩館”建筑也需要如此;音樂廳與圖書館朝中軸線這面是玻璃垂簾加平臺的設計,寓意著拉開幕布的文化舞臺,因此“兩館”朝中軸線的這面也要求有與之呼應的整體立面,等等。“奧地利藍天組的這一設計方案基本上達到了這些要求,但接下來該方案還將根據(jù)當代藝術館的具體要求進一步修改。”李臺然表示,在城市的中心區(qū)建一座當代藝術館在國內(nèi)還沒有先例,并且當代藝術館跟其他普通的美術館也不太一樣,不光是展出平面作品,它的建筑形式和內(nèi)部空間會有更多的具體要求。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wǎng)”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nèi)容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需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