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票如今不換糧 收藏市場漸興旺
糧票如今不換糧 收藏市場漸興旺
糧票如今不換糧 收藏市場漸興旺
自從糧票結束了自身的歷史使命之后,其收藏價值逐年增強,如今已經形成了不小的市場。
1955年到1993年間我國處于計劃經濟體制,糧食為定量供給,為此糧票隨之誕生,作為糧食及糧食制品買賣的票證,主要分為全國糧票、軍用糧票、地方糧票和劃撥糧票四種。隨后糧票慢慢淡出歷史舞臺,但是并沒有離開我們的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說,糧票記錄了歷史發展的歷程,具有收藏價值。由于當時不少糧票都有“限期使用、過期作廢”的要求,且糧票本身體積小、紙質輕,導致如今完整保存的糧票相當稀少。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糧票不斷升值,成為票證收藏品中的走俏貨。
業內人士指出,收藏糧票要符合“老、少、好”的三字要訣,目前糧票的市場價格從5元到300元一枚不等,若能收集成套的話就會相當有價值。決定其珍貴程度的有年份、品相、稀缺度、票面主題等要素。天津民間收藏家協會的雜項收藏專家預測,糧票升值的空間還很大,但短期內不會有明顯提升。例如遼寧省1955年發行的第一套糧票2004年市價超過1500元,現在已經到了3000元左右。但是糧票收藏家們表示,因為該項收藏更多的是歷史紀念價值,很多人懷著對過去經歷的紀念才收藏糧票的,所以目前靠糧票還不能實現快速增值。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