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藝術博覽會首屆國際當代藝術展于日前在上海展覽中心圓滿閉幕。
這屆展會共有23個國家的130家畫廊參展。展覽期間共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25000多人,參展的東、西方畫廊大多取得了理想的成交量,很多參展商還表達了對2008年上海藝術博覽會國際當代藝術展的良好期待。據悉,紐約藝術經紀人詹姆斯·科恩在此次展會中分別以26萬美金和45萬美金的高價售出了比爾·威爾拉的影像作品和白南準的雕塑作品……中國大陸的收藏家也購買了一些作品。
由于這屆展會定位明確、內容新穎,不僅吸引了來自亞洲的眾多收藏家、資深策展人、美術館的代表、國際上主要藝術博覽會的代表,而且吸引了世界各地藝術家的積極參與,尤其是來自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的藝術家。
可以說,這個展會在國際上所獲得的成功應歸結于對展會的定位。上海藝術博覽會國際當代藝術展定位在既是一個屬于亞洲的,又是一個國際性的當代藝術展。隨著亞洲國家的文化、經濟和政治的不斷進步,也使得亞洲很多地區的藝術氛圍異常活躍。藝術學院、雙年展、當代美術館、藝術中心還有在亞洲各地新生且數目可觀的畫廊都催生了新的收藏家和藝術審美需要。而像中國和印度這些國家更是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本土特征。在這些傳統文化深厚的國度里,外來的審美趣味都被重新演繹。
 |
然而,當前國際當代藝術界的焦點多在美國和歐洲,所以亞洲急切地需要一個屬于自己的國際藝術博覽盛會、一個給予亞洲當代藝術和藝術家應有國際地位的盛會、一個把亞洲畫廊展現給世界藏家的盛會、一個引導亞洲藏家和買家進入國際當代藝術的盛會、一個起到聯系東半球和西半球重要橋梁作用的盛會,從而加強亞洲和世界藝術界的更為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與其它博覽會相比,上海藝術博覽會國際當代藝術展不僅符合市場發展邏輯的需要,而且定位清晰、目的明確。這次博覽會充分考慮了亞洲在國際藝術市場上的地位以及亞洲當代藝術的優秀創作成果。可以說,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呈現如此全面的亞洲當代藝術狀況是前所未有的。此外,這次博覽會并不僅僅局限于市場選擇的考慮,而是從更廣義的歷史視角出發,形成一種綜述性的卻不失深度的思考。參展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是這次博覽會的主角。策展人根據參展畫廊提交的展示項目,經過嚴格遴選確定的,由此次展會中重點推出的“杰出藝術家”和“驚喜的發現”兩個專門策劃的單元是這次博覽會的另一個亮點。
本次展會130家畫廊來自世界各地,除了亞洲的頂級畫廊之外,展會組織者還精心挑選了來自歐洲和美國的畫廊,人們看到了一個以亞洲當代藝術為中心,更有趣、更均衡的現、當代藝術創造景象。入選畫廊選送的參展作品不僅包括當代藝術作品,也包括現代主義大師的作品,借此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藏家和藝術愛好者。在“驚喜的發現”單元中,具有潛力的藝術家們帶來了他們最新的作品,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次博覽會具有“臨時”美術館的功能。由此,上海在世界藝術地圖上成為了一個嶄新亮點。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