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馬首回家 最終歸屬成疑
圓明園馬首回家 最終歸屬成疑
圓明園馬首回家 最終歸屬成疑
2007年9月20日,在港澳知名愛國人士的義舉之下,圓明園銅馬首順利回家。一度沸沸揚揚的圓明園馬首不再付拍,并結束了它漂泊流離的生活。
近一時期,在海內外掀起軒然大波的圓明園馬首銅像拍賣一事,在兩岸四地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日前終于有了圓滿結果——澳門著名實業家何鴻 先生斥巨資6910萬港元讓馬首提前踏上了“回家”之路,并計劃將其捐贈給國家某博物館。
各方努力共促回歸
據了解,早在香港蘇富比征集到馬首時,國家文物局就提出了“最好不要拍賣”的要求。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司長宋新潮告訴記者,今年8月初,國家文物局剛一獲悉香港蘇富比準備拍賣馬首銅像后,就立刻與蘇富比有關負責人取得了聯系,指出該文物是西方列強侵略中國時掠奪的珍貴文物,國家文物局不贊成公開拍賣,希望該文物能以適當的方式回歸。
香港蘇富比在接到國家文物局對馬首銅像拍賣一事發出的公函后,對此表示理解,并愿意促成此文物的回歸。據本報了解,蘇富比亞洲區總裁程壽康先生和臺灣著名收藏機構寒舍董事長王定乾先生分別對買家和賣家作了大量工作,最終委托人同意在拍賣前以底價割愛,而何鴻 先生也愿意慷慨出資,從而與委托人達成了馬首銅像轉讓協議。
馬首銅像以轉讓協議的方式成交,為近一個月關于馬首“拍還是不拍”的爭論畫上了圓滿句號。一些業內人士指出,這為更多流失海外的國寶回歸提供了借鑒。
此舉皆大歡喜
馬首銅像以愛國人士購買并捐贈的方式回歸,可謂皆大歡喜。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第一時間告訴本報記者,他對這個結果非常滿意。“這是文物回歸的一個很好方式,是諸多愛國人士齊心合力的結果。”單局長指出,海內外有識之士的捐贈和返還之舉,已成為促進文物回流的有效途徑。
當問及如何看待6910萬港元的成交價時,單霽翔把文物的歷史價值擺在了市場價格之上。他告訴記者,價格是跟著市場來浮動的,而對于像馬首銅像這樣的珍貴文物來說,更應該關注它的歷史價值。據介紹,當年為了搶救流失海外的三希堂珍寶,周恩來總理從國家總預備費中撥出專款,而這一專款相當于當時一年全國所有學生的餐費。
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百年的屈辱史也就是中國文物的百年外流史。如今顛沛流離海外的國寶何止這一件銅馬首呢?據有關部門的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有超過1000萬件中國珍貴文物流失海外。事實上,紐約、倫敦、巴黎、香港等地,每年都有不少中國珍貴文物上拍,許多文物無論歷史價值、研究價值還是藝術價值、收藏價值,都值得人們高度關注。
值得一說的是,此番馬首銅像也引發了人們更加關注流落海外國寶的回歸之旅。據介紹,追索和促成流失海外文物的回歸是國家文物局的一項重要工作。據單霽翔透露,國家文物局已建立起海外流失國寶名錄和促成國寶回流的機制。經過近年來的努力,海外文物回歸的渠道更加開闊,通過這些渠道現已有3500多件國寶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像前年,國家文物局就是通過海外流失國寶名錄追尋回多件龍門石窟國寶,這就是很成功的案例。”
此次亮相的馬首原計劃10月9日在香港付拍。一些市場人士認為,馬首提前“回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拍賣公司的傭金收入。對此,蘇富比亞洲區總裁程壽康表示,對能促成此項交易深感榮幸,并且很高興能憑借蘇富比強大的客戶網絡,繼續為藏家提供一個購買珍寶的國際平臺。一些人士也認為,從長遠看,蘇富比此舉是更有戰略意義的一步棋。
花落誰家成懸念
據了解,國家文物局還將在適當時候隆重舉辦馬首銅像捐贈儀式,同時在首都博物館向公眾作專題展出。至于展覽的方式,據宋新潮透露,有可能讓馬首與現存于保利博物館的牛首、虎首、猴首、豬首聚首后一起展出,也有可能專門為何鴻 先生近年來捐贈給國家的所有藝術品舉辦一個特展,具體方式還將征求何先生的意見。
為了讓港澳人士有機會一睹國寶的風采,在何鴻 先生的安排下,馬首銅像還將于10月4日至8日亮相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預展,隨后移師澳門新葡京酒店展出。
而馬首銅像回家后最終將花落何家,也成了社會各界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單霽翔告訴記者,他們會慎重研究,但肯定是國有文博機構。不過,據一些人士分析,今年正值圓明園建園300周年,馬首銅像也有可能暫由首都博物館保存,待圓明園具備保存條件后,將最終回到她的故地。
7年4件銅獸首上拍
臺灣著名收藏經紀機構寒舍公司董事長王定乾先生告訴記者,1989年,是他在倫敦拍場一舉把牛首、虎首和馬首收入囊中,當時三件銅獸首總價在100萬美元左右。后因種種原因,這幾件銅獸首轉讓給了其他臺灣藏家。“當時意大利菲亞特的老板到臺灣來,專門找到我要買這幾件銅像,都被我謝絕了。”王定乾告訴記者,當時大陸還沒有經營文物拍賣的公司和經紀公司,這為文物的回歸帶來了一定難度。
2000年,虎首、牛首和猴首三件銅像亮相香港拍賣會,在當年也掀起不小的風波。最后,中國保利集團以3000多萬元的價格把3件獸首全部拿下。時隔兩年后,何鴻 先生又從美國一藏家手里以600多萬元收購了豬首銅像,并捐贈給了保利博物館。至于此次馬首銅像為何能再現拍臺,據王定乾介紹,收藏馬首銅像的臺灣藏家從不出售藏品,此次是他的后代拿出來拍賣的。
在此次媒體“口誅筆伐”中,拍賣成了敏感詞匯。但記者注意到,國家文物局對何鴻 先生愛國行為大加贊揚的同時,也對香港蘇富比為促成文物回歸所做出的努力表示贊賞。單局長還告訴記者,文物藝術品拍賣的歷史已很久,文物持有者與拍賣公司聯系是很正常的交易行為。拍賣這種交易形式無形間也促成了很多文物藝術品浮出水面。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