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煙雨暗江洲
一天煙雨暗江洲
一天煙雨暗江洲
潘天壽構圖追求“造險”、“破險”,首先大膽寫出一塊巨型磐石,使之幾乎填塞了整個畫面,這種構圖使人覺得已入險境,無法收拾,而氣勢扼塞。這就是所謂“造險”。然后臨見妙裁,在某些地方點綴一些山花野草或禽鳥蟲畜,畫幅即轉危為安,畫面上物象的位置,關系不但平衡,而且獲得與眾不同的新奇意境。
《一天煙雨暗江洲》即運用“造險”和“破險”手法的實例。畫家先畫一巨石,奇崛、孤兀,沒有任何皴擦和瀉染,僅以圓渾的苔點協調,呈不規則矩形,是為“潘公石”,看來非常刻板;但隨之在石上點綴一立鴉,在石隙中點綴些許花草竹葉,立化刻板為神奇。而矩形石塊與以圓渾為主的烏鴉和苔點之間的關系,則形成形式上的對比,獨特而協調。尤其烏鴉的造型,出于八大又超于八大,師其神韻而不師其筆法;其白眼更是有獨特之妙。此亦黃庭堅所謂“化腐朽為神奇”之功力。
1944年,潘天壽受聘赴重慶,長國立藝專校;明年春乃作此幅。時抗戰未勝,國勢難安,陪都重慶亦如龍罩于煙雨凄迷中,難以看清出路。天壽此幅顯寓此意,正契合其“強其骨”的藝術追求。
近年的拍賣市場上,潘天壽作品價格持續走高。其《鷹石山花》在拍賣會上拍得天價,顯示了潘天壽作品強烈的市場效應。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