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之于黃京哲
印象——之于黃京哲
印象——之于黃京哲
幾年前,我和黃認識了。起初的印象是憨厚,略帶羞澀。總是低著頭,叼著一支煙,思考自己的問題。偶爾說上幾句。也是關于畫上的。這一兩年來黃的畫從一開始對形色的要求轉向了對畫本身的思考,所以出現了現在的這個系列。
這個系列對黃來說,是個大的轉變。這種轉變夾帶了他的許許多多的想法和堅持。曾經有人說:“改變不難,堅持才是最痛苦和艱難的,他堅持了”。
他把自己的感受,用視覺上模糊的方式準確鮮明地表達出來,人的內心無法洞察,能夠直觀呈現出來的只能是畫面的表達。他將人物置身于自然的上空,城市的云端。用反反復復看不見的筆觸建構了一個和諧的畫面。那藍灰的調子,模糊的背景環境加上帶有表情的人物。仿佛在無言的表述和傳達。隱約地顯示了一種理想化的能力內蘊。也許是內心,也許是反諷,這都無從知道。只有畫家本人在那揮舞之間體味著自身的氣息。
黃的畫主要特征是:他在試圖改變畫上事物與其環境下的各種活動關系。如果他僅僅將人作為主體置于環境中,不去表達情緒,那就毫無意義。可他做了別人沒做的另一層功課。他對各種關系進行了深層次的調整。即承認了物象的枯燥,煩躁,又通過這種關系使欲望得到滿足。滿足自身存在的需要,滿足自身的實在感。要知道做到這一點不是所有畫家都能實現的。他們不是在滿足自身,而是在迎合他人的需要,其情感是不真實的,虛妄的,概念的。
另一個主要的特征是:他不屑于符號。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表現身體上的感覺的癥狀就是觀念。甚至一成不變就成了符號,其實不然。我不認為所謂表情和表癥就是畫的效果。成為畫或成為畫所呈現的符號和觀念,其實是不同的存在方式,就是表達式,是單純的感覺參與還是出自對整體語境的理性思考?這些他都做了,這些正是我所關心的,繪畫的表達是不能對應多種多樣的感情面貌的,然而作為實際的表達工具,繪畫成為了媒質,通過他人的經驗顯示了無法表達的多樣性。黃也正通過這點在一步一步的靠近,在積極的運作,他手中的筆營造了一類假想的空間。在這個范圍內他在企圖實現所有的可能,包括他對畫面更單一,純粹的處理都顯示著這一點。
宋廣袤
2007年9月6日于北京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