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賣字還是賣名氣
名人賣字還是賣名氣
名人賣字還是賣名氣
經常為別人做廣告的張鐵林,最近為自己做了一則廣告——張鐵林先生優惠為網友題寫齋號和小品斗方(優惠期一個月)。這則發于中國書法網的廣告一亮相,立即引起軒然大波,因為價格確實很便宜,基本只有張鐵林書法市場價的三分之二。然而也有人質疑,張鐵林此時掉價賣字是由于他的行情看跌。有意思的是,一張明星書法行情表也同時出爐,排名最末的是張藝謀。(9月27日《華西都市報》)
賣字從來就是名人一大生財之道。如今的明星當然深諳其道,于是揮筆潑墨幾乎都有了兩下子,而且這兩下子都自以為價值連城。譬如2004年在成都曾經有過一個書畫拍賣會,張藝謀、趙忠祥、姜昆、賈平凹等當下正火的名人大腕的字畫,就居然要和徐悲鴻、齊白石等大師的作品平起平坐同臺拍賣,然而,當后者悉數成交,而且成交價都在萬元以上,令明星大腕氣短的是,盡管拍賣師煞費苦心地游說,前者卻慘遭全部流拍!
如果這出乎拍賣師的預料,那么,這是因為其與明星大腕犯了同樣的錯誤。請看當時拍賣師的吆喝:“著名國際導演——張藝謀字畫現在開始拍賣”,此中的悖論是,既是“著名國際導演”,值錢的應是他的電影,而不是字畫。當拍賣師期待的氣氛沒有出現,拍賣師又竭力推銷:“名人字畫哦,名氣在前,字畫在后哦,快點買,錯過了沒機會。”而這恰恰是本末倒置,既是有收藏價值的字畫,總是字畫在前,書畫家也總是因其字畫而成大師,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附著于涂鴉上的所謂名氣豈不等同于笑柄?因此,盡管800元起拍的這幅張藝謀“墨寶”,馬上識相地調到了區區500元,卻仍無人舉牌,即印證了這個道理。
當然,明星的字也有賣出大價錢的,譬如“小品王”趙本山去年舉辦了首場個人書法義拍,結果一幅“天道酬勤”以3.4萬元成交,平均一個字8500元,將張鐵林遠遠甩在了身后。人們第一次驚呼,原來趙本山的字也這么值錢。然而,如果趙本山從小品的顛峰跌落,從此成了過氣明星,還會有人以這么大的價錢來買他的字么?恐怕未必。書法泰斗啟功生前的題字每平方尺也就1萬元左右,而誰敢說,趙本山書法的功力在啟功之上?
說到底,明星賣字,賣不出出好價錢,是字本身不值錢,賣得出好價錢,大凡是因為附著于其上的名氣。因此,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都不必太在意。記得成龍在當選第二屆“感動中國十大新聞人物”后接受采訪時曾說,“做名人其實一點也不難,但做一個有德的名人,確實是難上加難。”其實,于越來越多視自己為萬寶全書、贏家通吃幾乎成了通病的明星,這句話改為“做名人其實一點也不難,但做一個清醒的名人,確實是難上加難。”大抵也是不錯的。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