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麗新世界”當代日本視覺文化展的展出,9月26日上午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行了“日本當代藝術與社會”研討會。
在研討會上東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吉見俊哉先生對“戰后日本與美麗新世界的內外”進行了演講,東京大學精神病學家齊藤環先生演講的題目是“內向性開拓的未來”,對日本“御宅族”所影響的文化、藝術等進行了分析。
藝術家蔡國強先生從早期去日本談起并對其作品與日本當代藝術現狀、文化進行回顧。
超越東西方展開思考
1986年赴日本自費留學的蔡國強,到日本時發現當時的日本藝術界所關注的是美國現代藝術及以西方文化為主流的藝術思潮,無論是日本藝術家的作品、日本理論界的探討均在此范疇里進行對話,從關注到超越再到對抗都是無力的;而后最盛行的美國、西方情節逐漸引起了日本對其自身的思考,而蔡國強也正是在此時將超越東西方的問題來展開思考進行創作。
跨越美術界的“圈子”
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其特定的一個圈子,在日本的現代藝術界有很大一個圈子,這個圈子所思考的就是現代藝術本身——能否有一條線貫穿日本使其成為主流文化,如何在東西方共同尋找主題?此時的蔡國強也深受其影響,但在其影響下形成了反之思考,他去了日本的鄉村,跨越美術界的圈子,與村民在一起,在那里與村民造船、對話,漸漸地他和他的作品開始與宇宙對話、與世界交流。
美學上的影響
從蔡國強對作品材料純粹的選擇、對藝術語言形式的探索,我們不難看出中國傳統文化對他的藝術創作有著深遠的影響,蔡國強說,在日本的學習、生活中常常使他仿佛回到了古代書畫的世界,深思著“草船借箭”、“竹林七賢” ……從美學上拙樸藝術的創造力、表現力。
此次研討會無論是吉見俊哉先生、齊藤環先生還是藝術家蔡國強先生,都從多個不同的角度探索當代社會,提出對于一個新且更加美麗的世界的可能性探討。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