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礦還是泡沫 令人"匪夷所思"的當代藝術
是金礦還是泡沫 令人"匪夷所思"的當代藝術
是金礦還是泡沫 令人"匪夷所思"的當代藝術
對于中國當代藝術的火暴行情是否含有泡沫成分?中央美院藝術市場分析中心主任趙力對我們談到,“關于泡沫有很多不同意見,有很多人說泡沫成分很大,另外也有人認為沒有泡沫的市場不是好市場,還有人說這就像倒啤酒,倒的人不好才倒出泡沫。”人們對于藝術品市場的通常認識是,一個東西暴漲,暴漲完了之后就是暴跌,而暴漲這里頭肯定有泡沫,而趙力不這樣認為。至于泡沫,他認為是人們習慣性經驗在作怪。價格上去后一定要暴跌下來才是調整嗎?不見得。就當代藝術品市場來講,從整體行情到名家行情再到作品行情,一直都在進行內部調整。比如有的藝術家前幾年火得不行,現在卻不見人影了。這種內部調整已經降低了泡沫風險。藝術品市場與一般市場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不同之處在于藝術品市場有重要作品與一般作品的區別,市場也正是利用了這點來進行調整。
此外,泡沫問題還涉及到供求關系,尤其是“求”,這就是資金,包括增量資金、后續資金。從這點來看,海外最大的資金還沒有進入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
還有另一個原因,最近這短短三年里,市場完成了三個變化,經過了三次結構性調整。一個是大量資源投入市場,2004年、2005年突然很好賣,不管什么樣的藝術家的作品都能賣。但在這一初級市場里很多人吃了虧。在這之后,到了2005年左右,大家覺得不是當代藝術都能賣錢,于是出現了名家市場,從普遍行情到了一個單獨行情,名家和非名家就出現了很大差別,很多人被淘汰。其次是名家的代表作,作者不能再去復制了,一個重要的標志是藝術家的早期作品。經過調整,風險就降低了。因為有限的資源,不會降價。比如畢加索有著廣泛的市場與收藏人群,但他的作品有賣出兩千萬美金的,也有兩萬美金的,這是根據不同的價值與學術來分的,形成了不同的價格區間,形成了單個藝術家的價值金字塔。里面有沒有泡沫成分,肯定會有泡沫,關鍵是它對于整個結構的破壞性有多大。對于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來說,泡沫不是主要問題,它的積極方面總是大于消極方面的。
對于泡沫問題的看法,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向勇同樣認為,泡沫只是一個側面問題,從目前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大趨勢來說,當代藝術的繁榮景象還是主要的。從藝術品的收藏角度來看,是無關緊要的。如果從投資角度看,自然會有因看不清形勢而吃虧的人,主要看藏家自身的實力和當代藝術品市場的發展。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