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世量稀少不可再生 中國舊銀幣具特殊價值
存世量稀少不可再生 中國舊銀幣具特殊價值
存世量稀少不可再生 中國舊銀幣具特殊價值
時間:2007-09-27 00:00:00 來源:信息時報
收藏
>存世量稀少不可再生 中國舊銀幣具特殊價值
銀幣 資料圖片
祖先留給我們的豐富文化遺產
1793年,我國歷史上第一枚由中央政府統一鑄造的銀幣"乾隆寶藏"誕生,從此掀開了我國官鑄銀幣的序幕。銀幣在古代不僅是作為商品交易使用的貨幣,更是涉及政權根基的要素,其藝術方面的許多屬性又演變為強烈的法定內容,它是貨幣鑄造史中的產物。透過它那冷峻而又柔和的銀光,掂掂它那沉甸甸的分量,這些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上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的特殊商品,每一枚都可謂是一件藝術品,它外形精美、銀光燦燦,又有獨特的文字,這些文字雋美娟秀,均是出自那個時代的書法大家之手,而且圖案活脫奇特,仿佛是特定時代的圖騰,總會使人過目難忘。
存世量稀少,不可再生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銀幣的鑄造量在歷史上比銅幣和紙幣都要少,經過漫長的時間,其中包括流通中、流通后的自然毀損,戰爭、災害中的銷毀,后期的大量兌換熔化,變為制造裝飾品的原料或工業原料等等,保存下來的已十分罕見稀少。舊銀幣就像石油等資源一樣,不可再生,并隨著時間的推移,舊銀幣的收藏將會出現一幣難求的狀況,其珍貴價值即將凸顯。
文物特性,價值堅不可摧
舊銀幣在當時是由純度較高的白銀制造的,白銀本來就是貴重金屬,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金屬貨幣的全部職能,它的身價是銅和紙不能比的,每枚舊銀幣都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經濟狀況。舊銀幣傳世日久,它是當時貨幣發展的產物,折射出特定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概況,是特定歷史時期的見證。它讓世界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及在這個漫長過程中所形成的燦爛文化和偉大的成就,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千年的歷史風貌。
500套超低發行量、8800元的超低發行價,確保升值
收藏專家候先生指出,錢幣作為收藏界永恒的主題,除了錢幣具有強烈的國家法定屬性外,發行量也是藏品升值的關鍵因素。物以稀為貴,精品+限量,并可隨時兌換,是收藏升值的不變真理。若不是在故宮博物院以及北京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收集500套舊銀幣幾乎是不可能的,收藏者僅花八千多元就能買到一套舊銀幣,那簡直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中國舊銀幣》每套8800元的原始超低發行價,給收藏者預留了極大的上漲空間,并有可能在發行的過程中出現升值。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