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計劃--中國國際當代公共藝術展》(簡稱《北京計劃》)旨在結合"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奧運主題,以藝術走進公共空間的形式,為2008北京奧運會舉辦一次前所未有的國際視覺藝術活
動。其目的是實現文化古都與國際當代藝術的首次歷史性對話,同時促進中外優秀藝術家的對話。這種雙重對話將充分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與多種國際文化理念的交流與融合,向世界詮釋出"人文奧運"的核心精髓。公共空間內大型藝術作品的展示,將為北京奧運與國內外觀眾提供高水平大規模的國際藝術享受,增進大眾的文化接觸,在國際文化領域進一步提升中國與北京的形象。這也是中國首次大規模國際公共藝術展覽,將為中國乃至國際藝術界的發展留下歷史性的時刻
 |
一、對奧運精神的詮釋
《北京計劃》通過十余位跨越不同年齡、性別、國籍和知名度的中外藝術家,以雕塑、裝置、多媒體、表演等多種藝術形式,根據不同現場創作的大型公共藝術作品,將探索北京豐富的歷史內涵、文化精神與哲學理念,以超越歷屆文化奧運活動的規模與深度,體現奧林匹克歷史精神,展現北京"人文奧運"的魅力。
二、"明星陣容"與高品質的作品展示
《北京計劃》由曾為2006年都靈冬奧會成功策劃公共藝術展覽"冰雪展"的美籍華裔策展人LANCE M.FUNG先生與著名國際藝術策展人、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先生聯合策劃。
《北京計劃》將邀請約6位知名國際藝術大師,6位代表性國外藝術家以及中國藝術家,參與交流、創作、展覽計劃。其中大師之外的藝術家將組成一對一的合作小組,兩人合作完成一件作品。而國際大師將參與指導與切磋交流,同時,大師將為北京2008創作規模宏大的個人作品。目前已初步確認邀請伊利亞與艾米里爾·卡巴科夫、索爾·勒維特、喬米·普倫薩、羅伯特·巴里等有國際影響力的重量級藝術大師。他們為公共空間創作的大型藝術作品,加上強大的"明星效應"曾為紐約、倫敦、芝加哥、威尼斯等國際城市帶來龐大的參觀人群和迅速的形象提升。這次"明星陣容"亮相北京奧運,必然吸引國際藝術圈、世界重要媒體的熱門報道,成為奧運期間文化與藝術活動的亮點。
三、系列活動與國內外深遠的后續影響
參與《北京計劃》的藝術家將被提供約1個月的時間停留北京,體驗當地的生活方式與文化民情,構思交流作品方案,期間將舉辦"與藝術大師對話"等各類專題的研討會、講座,組織藝術家前往國內教育院校舉辦講座,鼓勵學生們參與活動相關的課程、研究以及實踐活動。展出期間,也將通過傳統媒體、互聯網、手機等開展互動活動。
繼奧運期間的北京展覽之后,《北京計劃》還將通過各個渠道如各省、市政府,我駐外使領館等,在上海、廣州、成都、杭州等全國各地及世界其他城市開展巡展計劃,其主要形式為:電視記錄片(以時間順序記錄整個活動,布展、撤展、藝術家訪談,北京當地公眾的反應,以及媒體報道,探討奧運和文化的關系、中國的策展理念和藝術探索等);模型展(制作北京地區的實景模型,以燈光等效果表現參展作品);文獻資料展(相關的圖片、記錄文字等);現場作品(因展出的大部分是大型作品,將綜合考慮挑選幾件作品巡展,并體現同一件作品在不同的場所引發的不同效果。另外,也將考慮與巡展當地優秀藝術家合作現場創作新的作品)。這些后續制作與巡展計劃,將充分地覆蓋中國各個城市與可能的其他國家與地區,廣泛與持續地增強《北京計劃》與北京奧運的國際、國內影響。
 |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