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油畫輕水彩是偏見
重油畫輕水彩是偏見
重油畫輕水彩是偏見
水彩畫是一種冷門、邊緣的畫種嗎?為什么深圳能形成如此規模的水彩畫創作群體?深圳本土水彩畫家近年來在國內外大展上摘得各種獎項,中國水彩畫的總體水準如何?……9月22日下午,水彩畫家、深圳水彩畫會副會長陳士修在物質生活書吧舉行了主題為“水與生活”的第三十講物質生活沙龍,試圖解答這些問題。同一天,作為物質生活開始展之四的陳士修水彩畫展也在書吧拉開帷幕。
畫了一輩子水彩畫的陳士修被曾任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的著名畫家、評論家沈柔堅評介為:“當代中國有很多出色的水彩畫家,陳士修先生就是其中一位畢生獨鐘水彩畫的藝術家。”22日舉行的講座吸引了本城很多水彩畫愛好者。陳士修告訴記者,他舉辦這次講座和畫展的目的,正是想“通過這樣的藝術交流,使大家對水彩畫有一個新的認識和了解。”
水彩畫不會有贗品
水彩畫的特點是什么?作為一個深入社區的普及型講座,陳士修開門見山地介紹說:“水彩畫姓水,它是水和顏料配合在一起,通過畫家的創意畫出來的畫。水彩畫充分利用水分,在顏色與顏色之間,隨著水的流動,產生的一種特殊效果,那就是水彩畫特殊的韻味和魅力。它的色彩鮮艷,畫面透明,給人們帶來無限遐想、情趣和美的享受。如果我們拿音樂來比喻的話,它就是輕音樂,如果拿文學作品來比喻,它就是抒情詩。”
與繪畫的其他種類諸如國畫、油畫、版畫相比,水彩畫有什么特點呢?陳士修認為,國畫是用毛筆,畫在宣紙上;油畫是油彩,畫在布上,版畫是用刀刻在木板上,而水彩畫是用一種有彈性的、特制的毛筆在特制的水彩畫紙上畫成的,水彩畫不僅是獨立的畫種,而且是獨立的大畫種,它的魅力是任何畫種代替不了的。
另一個差異是聽眾沒想到的。“其他的畫種有贗品,能夠復制,就算國畫也能夠復制,甚至以假亂真。但是水彩畫,再高的技藝也沒有辦法畫成一模一樣,這就是水彩畫最大的特點,因為它是通過水的流動、顏色與顏色之間的碰撞而達到的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陳士修說。
中國水彩畫讓英人服帖
水彩畫起源于歐洲,500年前世界上第一張水彩畫在德國誕生,后來這一畫種傳到英國。陳士修介紹說:“英國是海洋性氣候,整個倫敦經常布滿大霧,非常濕潤,很適合水彩畫發展。英國水彩畫就這樣興起來了。在幾代畫家努力下,水彩畫變成了一個獨立的畫種,和油畫相提并論。在英國,水彩畫成了‘國畫’,英國是全世界水彩畫的圣地。提到水彩畫,首先會想到英國。”
陳士修1989年曾在倫敦舉辦過個人水彩畫展,他的畫展之后就是英國水彩大獎賽,陳士修乘機大飽眼福。“他們的畫不像現代派,仍舊保持著傳統畫法,以寫實為主。寫實是一個基礎,說明英國很重視保持自己的傳統。”
水彩畫傳到中國已經快200年,由于西方的水彩畫同中國的水墨畫(國畫)有很多相似之處,很快被中國人接受。經過幾代畫家的努力,將西方文化和東方傳統融合在一起。“我們的水彩畫發展到現在,可以說是以東方的特色展現在世界畫壇,是中國式的水彩畫。”陳士修說,“中國的水彩畫發展我不敢說是世界第一流的,但是如果拿全國優秀作品到英國去展出,一定會震動英國畫壇。不論是題材的多樣性,表現手法,還是技能水平、畫幅大小,都會讓英國人服服帖帖。”
已經70歲的陳士修自言“追求水彩畫追求了一輩子”。他說:“水彩畫透明、熱情、奔放、流暢,如果人們的心靈也像它那樣的透明、純真、熱情,并自由的生活,世界該有多么的美好。”
畫水彩要掌握好水分
對初學者來說,水彩畫水的掌握比較難,水多了少了,不好掌握。講座中,一位初學者請教陳士修有什么好的方法。陳士修介紹說:“學水彩畫,不像學國畫,國畫是平面的,畫水彩畫,要求有素描的基礎,有立體感,色彩,還有透視,掌握了這幾種,你再畫水彩畫,就比較容易掌握了。但是怎么利用水分,怎么掌握水分,一定要到實踐中去試驗,只有通過實踐,多畫、多體會、多請教,你就能掌握水彩畫了。”
也有聽眾問,為什么水彩畫在藝術市場中會比較沉寂?陳士修的回答是,可能大家對它認識不夠,認為水彩畫是個小畫種。水彩畫是在紙上表現的,有人覺得紙張保存時間好像比較短,所以水彩畫興不起來。其實,“水彩畫跟國畫,一個用宣紙,一個是水彩畫紙,如果放在不好的條件下,都會發霉、變質,不是一樣嗎?我想,人們可能對水彩畫有偏見。在國外,油畫跟水彩畫是相提并論的,這兩項藝術他們都重視。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相信這種現狀會改變的。”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