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居”300多幅手稿封存百年后首次亮相
“二居”300多幅手稿封存百年后首次亮相
“二居”300多幅手稿封存百年后首次亮相
嶺南畫派祖師后人捐出傳家寶
“二居”300幅手稿百年后首次亮相
廣州嶺南書畫藝術節
“畫集做得很漂亮,相信政府一定會比我們保存得更好。”昨日,嶺南畫派啟蒙祖師“二居”的后人居玉華女士對新鮮出爐的《“居巢、居廉”白描手稿》畫冊贊不絕口。這是居家珍藏的300多幅手稿在封存百年后“首次亮相”。記者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首屆廣州嶺南書畫藝術節暨全國第十四屆“群星獎”美術、書法、攝影復賽將于后天正式開幕。
白描手稿畫冊將編印成書
昨天上午在新聞發布會上,記者看到了剛剛編印成冊的《“居巢、居廉”白描手稿》,純白色封面上幾朵白描的花朵素雅地開放。83歲的居氏第四代后人居玉華女士昨天也特意在家人的陪同下坐著輪椅趕到了首發現場。居婆婆細細地撫摸著厚厚的圖書,不停贊嘆到“裝幀很漂亮”。
記者看到,這本由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收錄了居巢、居廉兩位大師的300多幅手稿。再過幾天,這本圖書將會出現在全國各大新華書店的柜臺上,與喜歡嶺南書畫藝術的讀者見面。
居婆婆昨天的興致很高,又跟記者談起了往事,她說這批“二居”手稿由居氏后人密藏了100余年,一直被當成“傳家寶”一般珍藏。以前家里還有一大批居巢、居廉繪制的畫卷,由于體積太龐大實在沒地方藏,在抄家的時候全被燒毀了。為了保存這300多幅手稿不被焚毀,居玉華和母親只好用油皮紙將其卷好,藏在家里下水道旁的一塊空磚里,這才躲過了一劫。
據悉,除了將手稿結集出版外,海珠區還將于本周六在廣州市第76中學展出手稿原件。
“迷你十香園”將上演木偶戲
記者獲悉,此次“二居”手稿展覽是周六開幕的“首屆廣州嶺南書畫藝術節”重要活動之一。屆時,“十香園”也將迎來修繕落成后的第一批游客。昨日下午,記者探訪了十香園,修繕工程基本完成,工人們正忙著粉刷墻角、安裝玻璃、清理垃圾,做著最后的準備。
在初具風貌的大院里,10種植物花卉擺放得錯落有致,每盆植物上都掛著一張“名片”,夜來香、鷹爪、茉莉陣陣清香撲鼻。在較大的一間展廳內,一面歷經百年保存下來的土墻出現在玻璃櫥后,墻面斑駁清晰可見,這是當年十香園舊址上唯一殘存的建筑物。
在門側的一間小展廳內,記者還發現一處“迷你十香園”,原來這是工作人員精心制作的十香園模型,“全部完工后還會有木偶人在模型上活動”,工作人員介紹。而二層閣樓上則擺放著幾十幅裝裱好的臨摹版“二居”畫作,工作人員正將它們一一掛上墻面。據悉,本周六剛開放的十香園還將在園內展出“二居”蠟像,并通過多媒體短片的播放向游客介紹“二居”的生平。據悉,自11月1日起十香園將開始售票迎客,普通游客門票擬定為5元,老人學生等可免費參觀。
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海珠區的有關領導表示,“要讓嶺南書畫成為一個海珠品牌”。除了開展“二居”手稿展、“百名畫家繪小洲”、“兩岸三地嶺南畫派畫家作品邀請展”等“學院味”較濃的高端藝術活動外,在活動期間,海珠區的18條街道都將舉辦自己的書畫展覽。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