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溪聽鳴泉
秋溪聽鳴泉
秋溪聽鳴泉
扇面畫《秋溪鳴泉》,成畫于清光緒末年,是晚清著名畫家蕭謙中手跡。扇面紙本,水彩,大小與普通折扇面相似。安徽省安慶市博物館藏。圖寫仲秋山野中村落的情狀。綠樹叢中夾雜著一些紅葉,左側池塘畔一老翁手持一竿垂釣;座座茅舍隱于其中;右側溪水中奇石錯落有致。情態生動自然,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扇面右上角有“己卯立”字樣,并鈐印一方。
蕭謙中,懷寧人,世居大龍山石塘湖畔,故別號大龍山樵,或徑作龍樵。生于1883年,卒于1944年,謙中早年從同鄉人姜穎生學畫,常用李公麟的白描手法,而作品全以王石谷為皈依,故這一時期所繪皆細膩工整,未逾姜門規矩,且多青綠設色之作。如早年所作祝嘏之“海屋添籌”圖六尺中堂,仙山琳宇,蒼松峭石,群鶴飛舞,青綠渲染,金碧輝煌,即屬這一時期之代表作;其畫風中年一變,師法大滌,墨色中兼以少量赭石渲染,故山巒陂石率多淺絳者,其代表作扇面畫《秋溪鳴泉》就是如此;至其后來更學龔半千墨筆意,蔚然重厚,氣韻蕭森,黑蕭之名,應以這一時期為代表,專著有《課徒畫稿》。長期居留燕地,故又稱北蕭。
其一生坎坷,二十歲第一次北赴京華。后隨友入川,又游幕東北。三十八歲復回北京,在一畫展得見石濤、龔賢、梅清真跡,幡然悟道,遂一棄舊學,潛心研習,作品漸為北京畫壇接受。
經陳師曾推薦,加入中國畫學研究會,與金北樓、陳師曾、湯定之、蕭俊賢、姚茫父等“提倡風雅,保存國粹”,推動中國畫事業。
1924年應姚茫父之聘任教京華美術??茖W校。翌年,兼任北平藝術專門學校教授。擅山水,而終傷于板實乏韻。中歲改師石濤、梅清,上探王蒙,中鋒曲線其筆,積染層加其墨,所作綿密深邃,筆墨蒼勁,氣勢渾厚,卓然成家,和同樣以畫風蒼厚著名的衡陽蕭俊賢并稱“二蕭”,而與當年主張馬、夏一脈流行畫風的湖社諸家大異其趣。曾任北京美術專科學校教授。
此扇畫面歷盡百年,至今保存完好,它對研究晚清繪畫藝術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