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北京”如期亮相
“藝術北京”如期亮相
“藝術北京”如期亮相
19日晚19:00,“藝術北京2007當代藝術博覽會”在北京農業展覽館新館如期亮相,國內外多位重要的收藏家、企業家、社會名流、藝術家出席了VIP預展酒會。同時雅昌藝術網精心打造的“A-zone藝客空間”成為本次展會最大亮點之一,眾多藝術機構、收藏家、藝術家前來咨詢并開通藝術空間,雅昌藝術網在“藝術北京”的直播訪談室與眾多嘉賓進行交流:包括董夢陽、趙力、島子、黃銳、茅為清、常天鵠、劉慶和等。與我們共同探討關于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影響下的藝術教育、藝術創作、藝術批評與大眾傳媒等。
亞洲最具潛力的當代藝術博覽會之一
“藝術北京2007”組織了大規模的當代藝術活動,主展場展覽面積超過20000平米。2006年的“藝術北京”以中國當代藝術為主體,面目明確鮮明,在業界收到好評,“藝術北京”作為亞洲最具潛力的當代藝術博覽會之一,同時作為亞洲藝術資源的整合基地之一,今年參展共有116家畫廊、機構,境外共49家,國內參展共67家,在博覽會現場我們看到阿拉里奧北京畫廊、大未來畫廊、少勵畫廊、香格納畫廊、北京當代唐人藝術中心、Base Gallery等都帶來了主推藝術家的架上、裝置、雕塑等,包括安迪•沃霍爾、夏加爾、畢加索、小野洋子、金昌烈、尹朝陽、劉韡、UNMASK等作品。
學術與商業并重
雅昌藝術網在“藝術北京”對董夢陽的直播訪談中,記者問到了“藝術北京”的定位,董夢陽坦率地講:我們在推動一個文化,說起來我們要規范市場,希望有一個規范和繁榮的市場,這個繁榮的市場一定有規范的機制在里頭。這個機制很重要就是畫廊的機制,我們推出了以畫廊為核心的藝術北京,大的方面要推動亞洲的文化和亞洲的藝術。我們希望本身能夠成為博覽會、雙年展與藝術節相互結合的,一個新的且能適應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展覽形態。這種“新形態”既能保證參展畫廊能達到最大的商業成功,又能保證主題展、專題展、外圍展能有更深入的學術探索。
不可忽視的藝術突破
“藝術北京2007”主題展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今年的主題展的主題仍然沿用藝術突破。藝術突破是亞洲畫廊學術邀請展,強調當代藝術由“觀念”向“視覺”的回歸,與其它的學術展覽不同,“藝術北京”作品仍然強調制作上的精致和逼真,在直觀上,這些作品更接近于當下生活流行和大眾文化所提供的視覺經驗,更具個人色彩和人文關懷。在展覽我們看到有夏小萬、季大純等藝術家的裝置、雕塑作品。
現場演出專題展
亞洲畫廊學術邀請展以及以十四個集裝箱與大型棚房的在廣場搭建的專題展“立體視鏡”—國際影像藝術展與 “VISIÓN: A”—國際影像藝術巡回展等,不但頗具規模、極具國際水準,在昨晚的博覽會戶外影像展廳里其專題個展“數字彌漫”上首次大規模和全面、完整的呈現這位藝術家的多媒體藝術作品與現場音樂表演。在“藝術北京2007”昨晚的VIP預展之夜,池田亮司進行了兩場震撼視聽的多媒體音樂會表演——C4I(時長45 分鐘)和datamatics [版本1.0](時長30 分鐘)。同時美國導演溫成(Rick Widmer)紀錄中國當代藝術的短片也在預展專場開幕時首映。
外圍展將陸續登場
“藝術北京”當代藝術節也是百場當代藝術的展覽盛宴。據悉,已包括:前波畫廊北京開幕首展于9月20日開幕、黃銳大山子藝術節將于9月22日開幕、今日美術館劉慶和個展、阿拉里奧、站臺中國、丹麥文化中心、西班牙文化中心等相關活動。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