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作品在鄭州展出
張大千作品在鄭州展出
張大千作品在鄭州展出
張大千是上個世紀中國畫壇上最負盛名同時又因多彩人生而極具魅力的一位藝術大師。昨日由臺北歷史博物館跨海展出的《三千大千世界——張大千書畫藝術展》在河南博物院開箱布展,該展覽將于9月20日至11月10日在鄭展出。
《三千大千世界——張大千書畫藝術展》是為慶祝河南博物院八十華誕特邀臺北歷史博物館跨海展出的。這是臺北歷史博物館第一次在河南舉辦展覽。
再熟悉一下國畫大師張大千
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名爰,又名季、季菱,字大千,別號大千居士。張大千是具有世界影響的中國畫大師。除繪畫外,他對詩詞、古文、戲劇、音樂及書法、篆刻,無不涉獵。 在藝術特色上,張大千是天才型畫家,其創作“包眾體之長,兼南北二宗之富麗”,于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魚蟲、走獸,工筆、寫意無所不能,無一不精。詩文真率豪放,書法勁拔飄逸,外柔內剛,獨具風采。張大千的荷花和海棠最為著名,徐悲鴻曾贊賞張大千的荷花和海棠為前無古人。
佳作共賞 《夏山云瀑》
昨天上午開箱的這幅作品名為《夏山云瀑》,寬210厘米,高149厘米,是張大千先生1970年創作的。臺北歷史博物館研究組主任巴東向大家介紹,這幅作品很能夠代表張大千先生晚期的畫風,用西方技法來畫中國畫,大膽地潑墨、潑彩。畫中房子、巖石等物品的紋路都隱約可見,把抽象的東西具象地表現出來,把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觀察都很好地融入了畫中。
展出作品
為臺北歷史博物館藏品精華
該展覽是臺北歷史博物館從其收藏的140余件張大千作品中精選出來的,共66組件。這些作品都是張大千先生中晚期的書畫作品,不僅包含了山水、人物、花卉以及書法等各類不同的主題,展現了潑墨、潑彩、寫意、工筆、設色等各種豐富技藝,還有以往極少展出的大幅創作及冊頁精品連作,將張大千先生豐富多元的畫風較為完整地呈現了出來。
集中欣賞大師遺作
在大陸這是第二次
這也是臺灣的官方收藏第二次赴大陸大規模展出,上一次是在北京展出,此次展出的作品與上次也有所不同。
張大千先生筆耕60余載,作品近3萬幅,雖然因為多年動亂流失不少,但仍有相當數量的作品流傳世間。大陸各地收藏的張大千先生的作品大多是1949年以前的,1950年以后,張大千先生游居海外,不少作品都散落海外。晚年他返回臺灣定居,與臺北歷史博物館接觸甚密。臺北歷史博物館不但收藏張大千精品之作達140余件,還為大千先生舉辦過10余次重要畫展,出版有關大千先生的書畫集近20本,可謂舉世收集大千先生資料之冠。
這次張大千先生的作品從臺灣來到河南,對很多藝術愛好者來說是一次難得的觀賞機會。河南博物院的工作人員相信這次極少在內地展出的作品一定會讓大家大開眼界的。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