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上的少數民族文字
古錢上的少數民族文字
古錢上的少數民族文字
時間:2007-09-18 00:00:00 來源:新民晚報
收藏
>古錢上的少數民族文字
我國是古老的多民族國家,有著悠久的歷史,各民族為偉大祖國的文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筆者較偏愛中國的貨幣文化,尤其贊賞錢幣上的文字,從大篆、小篆到隸、楷、行、草體的漢文字,應有盡有,真可謂百花齊放,各臻其妙,還有,我國少數民族的文字,也在古錢上出現,如宋朝時期遼國契丹族的、西夏鮮卑族的、元朝蒙古族的、清朝滿族的,以及新疆維吾爾族的等等,這些少數民族的錢文也不拘一格,爭奇斗艷。
在此,筆者欲將自己收藏的幾枚帶有少數民族文字的古錢,制成拓片給讀者共同欣賞。
西夏是東胡鮮卑族的后裔所建立的王朝。西夏文字,因其筆畫繁多,疊床架屋,故又稱“屋馱文”。在西夏鑄錢170年中,目前所知的西夏文錢幣有5至6種,且數量皆少。見圖一為西夏文錢“乾祐寶錢”。西夏錢幣,不論是西夏文錢還是漢文錢,其文字均很規整,制作精良,工藝技術不亞于宋錢。所以,這些西夏古錢,是研究者了解研究西夏貨幣文化的最好資料之一。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成吉思汗締造蒙古汗國時,尚沒有自己的文字,早先用回鶻文字書寫蒙語,后來元始祖忽必烈時才由西藏喇嘛教薩迦派首領八思巴創制了一種屬于蒙古族的文字,亦稱八思巴文。見圖二為八思巴文錢“大元通寶”。隨著大元帝國的覆滅,八思巴文也早已廢棄。但在今后,人們可以從八思巴文錢幣及其他古代蒙古文物中見到它。
滿族是我國東北地區古老的少數民族。1616年,努爾哈赤稱帝,定國號金,史稱后金,年號為天命,后來又改國號清朝。清初鑄天命錢有兩種,一種為漢文錢天命通寶,一種則是滿文錢天命汗錢(見圖三)。
清光緒年間,有一種用新疆維吾爾族的回文鑄成拉錫丁汗錢。因該地區銅質純紅,故也稱新疆紅錢。那時新疆庫車有個叫拉錫丁的,自立為汗,并用回文鑄錢“拉錫丁汗”(見圖四,左正右錢背)。拉錫丁汗錢兩面以回文記他自己的名稱和頭銜以及年份和鑄地。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