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窯五彩鳳尾尊等長沙十大民間寶物新鮮出爐
醴陵窯五彩鳳尾尊等長沙十大民間寶物新鮮出爐
醴陵窯五彩鳳尾尊等長沙十大民間寶物新鮮出爐
《清湘老人作畫圖軸》、醴陵窯五彩鳳尾尊、清初水坑端石黃任余甸等銘硯、長沙窯兒童牧鵝圖執壺、元代青白釉布袋和尚、青銅錞吁、隋代佛坐像、17世紀黃花梨架子床、清銀杏木嵌黃楊雕人物屏風、漢瑪瑙劍璏,榮膺“長沙十大民間寶物”。
湖南日報9月16日訊中央電視臺“民間尋寶•走進長沙”活動今天落幕,經過3天的海選和專家們的嚴格評審,《清湘老人作畫圖軸》、醴陵窯五彩鳳尾尊、清初水坑端石黃任余甸等銘硯、長沙窯兒童牧鵝圖執壺、元代青白釉布袋和尚、青銅吁、隋代佛坐像、17世紀黃花梨架子床、清銀杏木嵌黃楊雕人物屏風、漢瑪瑙劍璏,榮膺“長沙十大民間寶物”。
9月14日清早,湖南賓館會議中心門外就已經站滿了人。來自全省各地的2000多名藏友帶著6000多件藏品,爭相請省內外專家鑒定。“好家伙,這字畫的確是齊白石老人的真跡。”65歲的楊顯達將一件用綢布包了多層的齊白石《清湘老人作畫圖軸》,遞到書畫鑒定專家、故宮博物館古書畫部副主任金運昌的眼前。金運昌仔細鑒別后發出一聲驚嘆,“畫中人物十分傳神,特別是那眼睛。這是真跡無疑,價值100萬以上。看到這幅畫,湖南這趟沒白來。”在海選現場,陳先生帶來的“醴陵窯五彩鳳尾尊”格外引人注目。它的全稱為宣統御制官窯釉下五彩錦雞牡丹紋鳳尾尊,高60cm,口徑32cm,是目前國內外公私博物館中發現的醴陵窯作品中器型最大、保存最完美,制作工藝最復雜的鳳尾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收藏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衡陽的劉元印一家5人齊上陣,當他打開2.7米高、2.5米寬的明代巨幅道教水陸畫時,現場發出陣陣驚嘆聲。長沙的雷女士拿著剛鑒定完的藏品,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這是曾國藩收藏并題跋的拓本,我收藏了好幾年了1她有兩件寶物獲獎,成為大會“最幸運的藏家”。在鑒定過程中,很多贗品也被專家慧眼發現。專家提醒人們市場上贗品較多,收藏要注意仔細分辨。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