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巧妙構圖為拍賣價格添砝碼
國畫巧妙構圖為拍賣價格添砝碼
國畫巧妙構圖為拍賣價格添砝碼
取材獨特成亮點 國畫巧妙構圖為拍賣價格添砝碼
構圖是國畫的“靈魂”,它能很好地表現特殊的意境和畫者的主觀情趣。在近年的書畫拍賣市場上,作品構圖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成交價的高低。
香港蘇富比拍賣行近日在上海舉行秋季藝術品拍賣預展,其中“張宗憲珍藏中國近代書畫”拍賣專場,推出了齊白石、徐悲鴻、吳昌碩、張大千等近現代中國書畫大師的上乘之作,不僅讓投資者眼前一亮,也揭示了中國書畫投資的一大技巧,即從畫作的構圖中挖掘投資價值。
構圖是國畫“靈魂”
構圖可謂是國畫的“靈魂”,一般不遵循油畫中的黃金分隔定律,而是或作長卷,或作立軸,長寬比例是“失調”的,但它能很好地表現特殊的意境和畫者的主觀情趣。構圖的一些基本法則如開與合、聚與散、藏與露、虛與實、對比與調和、局部與整體、變化與統一等,是很見功力的,對許多造假者來說,雖然能夠將名家的筆觸模擬得栩栩如生,但在構圖上還會稍遜一籌。因此,構圖的優劣是評判作品的一個重要標準。
直接影響成交價
從近年的書畫拍賣市場來看,作品構圖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成交價的高低,一些名家作品身價的大幅上揚,其實質是投資者對作品構圖的追捧。
像吳冠中的作品,自上世紀80年代之后,就嘗試以方形構圖來創作,特別是具有中國古典風格的題材。方形構圖是宋代繪畫的傳統,宋代是中國美術的極盛時代,繪畫講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美學意境。而根據評論家的解釋,方形構圖可以使畫家的理性與情緒達到平衡,所以不少書畫家有時會嘗試這類構圖。這與吳冠中的老師林風眠的風格非常相似,吳冠中就曾說過,“方形構圖便于集中、緊湊”。在近年來的拍賣市場上,林風眠以及吳冠中作品都有很好的表現,這與其構圖有著非常大的關系。
取材獨特成亮點
在這個專場拍賣中,最為引人注目的非齊白石的《滿堂吉慶》莫屬。這幅作品的特點在于其采用了甚少使用的橫幅,且為四尺整紙,或因面積相對充裕,易于筆墨馳騁,筆下事物體積遂依空間比例放大,輔以敷色鮮艷明亮,特別運用了象征吉慶的彤紅,濃淡、深淺相間混融,變化多端,層次豐富,視覺效果尤顯強烈。鞭炮、牡丹、壽桃、酒具等賀年吉物布列疏密錯落有致,編排巧妙卻似在不經意間,后排高置的大紅燈籠成全幅最亮點,寓一片光明之意,可見白石所費心思。
如果說壽桃是齊白石畫作中較為常見的題材,那么以石柱為題材的畫作,不僅在白石老人的畫作,而且在大多數畫家的作品中,也是難得一見的。因而,齊白石的另一件拍品———為上世紀三十年代報界名人王柱宇所畫的《中流砥柱》也顯得格外引人注目。此作作于1934年,乃白石自家創稿,取受贈者之名入圖,即為特定對象而制,僅此一幅,日后未再重復。齊白石以“中流砥柱”為題寓“柱宇”之意,圖中以巨石如擎天一柱,自海中排浪而出,極目天際,紅日如輪冉冉升起,其色鮮艷,與渾黑巨石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這種取景構圖大膽精奇,使圖文相襯。
借物寓意更深刻
專拍中另一焦點為徐悲鴻之《猛獅圖》。徐悲鴻畫中的動物每有寓意,而獅子的寄寓更深,反映出他愛憎分明的態度,使觀者動容。本幅作品畫家寫于1935年在南京的寓所“危巢”,構圖可謂是1939年名作《側目》的原型。整體造型精練,布局縝密,氣氛緊湊。獅子身軀占畫面大半,側身作勢,蓄勁待發。右下方現尾巴一角,可猜想為長蛇逃逸,隱出畫面,顯示正邪不兩立,一方剛猛,一方消退。配合題詩曰“浩然氣可恃”,正是徐悲鴻借此激勵民心,以民氣可恃達成共抵外敵。
吳昌碩的作品也可圈可點。他前半生用心書法篆刻,數十年寫石鼓大篆,中年后開始學畫,以金石書法之圓渾、凝重、蒼雄之線條氣勢入畫,一舉扭轉了清末大寫意花鳥的萎靡。此次拍賣的一幅由張宗憲先生收藏的《雙鶴》,本身以鶴入畫,在昌碩筆下就非常罕見,加上吳昌碩注重為畫作留白,構圖布局仿如書法,與畫作題字的筆法氣度相近,圖文合一,實為上佳作品。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