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藝術長沙:藝術專列奔長沙
2007藝術長沙:藝術專列奔長沙
2007藝術長沙:藝術專列奔長沙
時間:2007-09-17 00:00:00 來源:上海證券報
資訊
>2007藝術長沙:藝術專列奔長沙
 |
2007年9月16日,藝術長沙首次亮相。雖然冠用了一個與藝術北京相似的名頭,不過藝術長沙卻完全沒有藝術北京濃重的藝術商業氣息,以及火熱場面背后蓄勢待發的火藥味。它結構簡單,五個藝術家個展,以及三個聯展,避開了漸趨體制化和復雜化的藝術博覽會活動模式。
當代藝術明星的號召力
不難看出,藝術長沙最大的亮點還是幾位明星級當代藝術家的出場。藝術長沙的活動架構主體正是由5位藝術家的個展和一系列群展組成。
方力鈞 、李路明、李津、毛焰、王音,五位藝術家雖然使用材質不同,風格各異,但都可以稱為閃耀于當代藝術潮流中的藝術明星。方力鈞自不用說,整個藝術長沙的活動離不開他的號召和影響力。而王音雖然“保守低調”,但他多年的創作積累工作使中國當代藝術的觀念性表達走出了不成熟的境況,貢獻良多。湘籍藝術家李路明,曾經在1985年的新潮美術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僅通過創作,也通過從事的出版推廣工作見證了中國當代藝術幾代人的演變,他重新拿起畫筆創作的《云上的日子》等等系列作品,為當代藝術增添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另外一位被視為中國當代藝術中的“獨行俠”的湘籍藝術家毛焰,最近因為其作品《記憶或舞蹈的黑玫瑰》在不久前保利夜場拍賣會上爆冷拍出1001萬的高價而備受關注。天津藝術家李津是當代水墨的代表人物,和他風趣的外表一樣,他的作品也一直以筆墨表達著迥異于西方趣味的中國觀念。
幾位藝術家一直跟譚國斌美術館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最初他們設想在2007年在長沙集中做五個藝術家的個展,為長沙觀眾系統呈現個人創作的面貌,也帶動當地藝術家的創作熱情。沒想到,在尋找展覽地點的時候,與湖南省博物館一拍即合,得到在這個收藏傳統經典藝術的場所舉辦當代藝術展覽的機會。之后,企業的支持和協辦逐步添加進來,終于成就了如今大規模的2007藝術長沙。
除了5位個展藝術家,參加此次群展的段江華、蔡棟、何汶玦、李松、劉洵等大都是湘籍藝術家。他們有的曾經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擔當了湖南現代藝術的領頭人和風向標,經歷了藝術家集體出走;有的則是嶄新露面的年輕藝術家。如今,湖南當代藝術的潛力將他們重新拉回來,借藝術長沙的勢頭重新聚首。
藝術活動的嶄新模態
綜覽各地的當代藝術活動,組織策劃是決定活動成功與否的先決條件,也是創立一個知名品牌的至關重要的部分。與藝術北京、上海春季沙龍和上海藝博會不同的是,藝術長沙的幾家主要負責機構的背景跨度頗大,是政府機關、娛樂事業和民營美術館的典型代表。湖南省文聯、湖南廣電集團、湖南省博物館、和譚國斌美術館的聯手合作,代表了政府與民間、社會精英與大眾娛樂、經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的聯姻。這一融合和混雜的新型組織模式會不會成為當代藝術展組辦的新道路?會給藝術長沙帶來怎樣的發展前途?
聯手藝術北京,
打造藝術中國影響力
2007藝術長沙的意義,不僅是指明星藝術家在長沙的亮相,也不僅是湖南省一個重大的文化藝術活動,而是從另一個側面展示出中國當代藝術的新活力,讓沉迷于商業競爭和藝術品買賣的藝術市場看到當代藝術活動發展的另一條出路。與此同時,2007藝術長沙與“2007藝術北京”進行的全方位對接,將一南一北兩個城市呼應起來,把最新的藝術動態帶進中部地區,提升了長沙這個中國最中部城市的藝術操作和策劃能力,拓展了中國的藝術版圖,共同打造“藝術中國”的影響力。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