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君璧作品行情高揚
黃君璧作品行情高揚
黃君璧作品行情高揚
20世紀40年代末以來,由于各種原因,祖國大陸曾有三位非常優秀的書畫家遠走他鄉,定居臺灣,他們就是大名鼎鼎的張大千、溥儒、黃君璧,后人稱為“渡海三家”。今天黃君璧已作古,但他的作品卻在拍賣場上表現不俗,對此筆者作如下分析。
黃君璧(1898年至1991年)是我國現代著名山水畫家,名允渲,字君翁、號君璧,晚號君翁,廣東南海人。因其父黃仰荀喜愛畫畫,自幼受父熏陶,見紙即畫。1914年考進廣東公學,期間有幸遇到藝術界頗有成就的李瑤屏在公學執教,17歲的黃君璧拜李瑤屏為師習畫。1918年畢業后,任教于廣州培正中學,并繼續師從李瑤屏學習繪畫,對國畫的興趣更為濃厚。1937年應國立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之邀聘任該校藝術系國畫教授,完成了《嘉陵八景》名畫,并與徐悲鴻、張大千、張書旗、龐薰琴、謝稚柳、傅抱石等畫家交往甚密。
黃君璧揚名較早,上世紀20年代在廣東省第一屆美展籌備時,黃君璧已與張大千、于非廠、謝稚柳等同為美展審查委員,后曾榮獲巴西美術學院院士等榮銜。1991年,臺北歷史博物館隆重舉辦了“黃君璧九五回顧展”,展出了95幅他在各個年代的畫作,完整地展現了他的創作歷程。
黃君璧是一位學貫中西的畫家,他從學中國畫之日起就兼學西畫,是一個通西畫的中國畫家。在西方藝術界他被稱為“中國新古典派”。黃君璧擅長山水、人物、花鳥、書法,尤以山水畫著稱于世。早年學山水時喜愛漸江,中年仰慕夏圭,曾臨摹古代名畫數百件,是一位傳統繪畫功力極深的畫家。他畫的山水,尤以畫煙云、飛瀑揚名天下。他的作品中西兼取、注重寫生、師法自然,所作筆墨渾厚,氣勢雄壯,形成了氣勢磅礴、明麗典逸、嚴謹蒼茫的藝術格調,代表作品有《老樹隱水灣》、《瀑落云中》、《風正一帆懸》等。黃君璧偶作工筆仕女及花鳥,清新秀逸,別具一格。黃君璧還喜好收藏古字畫,他所藏真跡囊括唐宋元明清以至近代名家之妙品,1981年匯集成冊出版,名為《白云堂藏畫》。
黃君璧的畫很早就在市場上流通,且有較高的市場價值。過去廣東大收藏家何麗甫、何冠伍父子購買、收藏有許多黃君璧作品。黃君璧還有一些畫贈與張大千、徐悲鴻等人,同時他自己也購買別人的畫作。上世紀80年代以來,港臺書畫市場定期出售黃君璧作品,價格穩步上升。1987年他的作品在1.5萬港元左右。1989年上升一倍,1990年價格又升一倍,3月出售的《溪居晚色》是6.6萬港元,《仿新羅山人山水》是7.7萬港元,同年11月出售的創作于1958年的《巫峽清秋》則達到8.25萬港元。黃君璧于1991年去世后,畫價大幅度上揚。1992年5月香港佳士得拍賣的《松陽觀瀑》上漲到28萬港元,首次突破了20萬元大關。進入上世紀90年代中期,更是屢創佳績,10萬元的作品大幅增加。1997年朵云軒拍賣會上,曾有一幅體現黃君璧傳統功力的代表作《秋云訪友圖》,估價只有2萬至3萬元,最后以10.34萬元成交。2000年他的《書法》在嘉德獲價8.8萬元。2002年《峰嵐松蔭圖》被中貿圣佳拍至24.2萬元。2004年上海朵云軒推出了多幅黃君璧的力作,其中大幅精心之作《羅浮山色》受到各路買家的熱烈追捧,拍賣場面競爭激烈,最后被一買家以高達550萬元收入囊中。此后黃君璧的作品成交價在數十萬元的比比皆是,2005年《山水4屏》在北京保利獲價96.8萬元;2006年《浩氣凌云》在北京榮寶獲價44萬元;2007年《秋山紅樹圖》在北京翰海獲價61.6萬元。
鑒于黃君璧的繪畫藝術功力深厚,個性鮮明,雅俗共賞,尤其他的繪畫基本屬于宋元一路,故他的作品會越來越受市場的歡迎。未來藏家在重新審視宋元作品價值后,此類名家作品也會受到越來越多藏家關注,尤其像黃君璧這樣實力派畫家。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