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發再銷毀 惡性循環何時休
濫發再銷毀 惡性循環何時休
濫發再銷毀 惡性循環何時休
近日,網上傳出一條消息稱:“據可靠消息,國家郵政局近些年歷次大銷毀郵票(包括蓋銷)統計工作已全面完成,近期將適時公布目錄清單,兌現給人民群眾的承諾??赡軙霈F人們意想不到的珍貴稀少編年郵票、小版、型張、特片等。郵市白馬馳騁、黑馬奔騰的可喜、可盼、可賀的局面可能很快就會出現……”
無論上述消息是否可靠,但近年來郵政部門多次銷毀郵品卻是事實。目前的問題只是目錄清單何時能公布。目錄清單的公布,將對二級市場產生巨大的影響,各個郵品的市價將被重新“洗牌”。并產生一系列黑馬、白馬品種。
郵市自上一輪大高潮(即1997年)以來,各路郵品紛紛從最高價位向下跌落。某些庫存量大的郵品,最終淪為打折一族。而這部分郵品,恰恰成為了歷次銷毀的對象。但由于銷毀清單不予公布,郵人只能在朦朧中猜測其銷毀品種的范圍及數量。
從目前的市場看,許多郵品長期打折,人們普遍將其用于發寄郵件,導致其存世量大幅減少。其潛在的意義即為珍品,但由于銷毀數量的不明朗,其仍在打折。
曾被郵人普遍熟知的小型張《竹子》,面值5元,發行于1993年,發行量為4330萬枚。在1997年的大高潮中,該張最高價達到17元,而大高潮退去后,最低降至1.5元無人問津。目前郵市逐漸向好,但《竹子》張依然在打折。而實際上,近年來該張已經被多次銷毀,同時也被發寄郵件消耗了很多,其存世量早已遠離發行量的數字。
應該說,郵品被銷毀尤其是公布目錄清單,對郵市是一個巨大的利好。但拋開市場本身而言,其背后卻有道不盡的郵人辛酸:由于被銷毀的都是發行量巨大的郵品,其在市場中都曾經坑害過大批郵人。這些本不該擴充發行的郵品,采取亡羊補牢的銷毀方式,根本無法彌補套牢者的損失。一個根本的問題在于,郵政部門當初就不應該大量發行這些郵品。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由于郵票屬于有價證券,把已經印制、發行的郵品毀掉,無異于銷毀鈔票。據稱,有關部門已經銷毀了50余億元的郵品。這個數字已經令人瞠目結舌,如果放在希望工程上,將會大有作為。可是,它偏偏沒有任何作為地化為了“烏有”。
郵品的大量發行,郵政部門得到了經濟上的收益;而郵品的銷毀,又給郵政部門帶來了政績。但是,從大量發行到銷毀,其間滲透著廣大郵人、集郵者和投資者的辛酸,他們的血汗錢被無情地洗劫,成為給郵政部門創收和創造政績的犧牲品。
可以說,郵品從大量發行到銷毀,然后再制造新的郵品的大量發行,已經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并且至今仍在繼續。今年8月8日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之際發行的“吉祥物普通郵資明信片”(市場俗稱“福娃小片”),就是最好的佐證。該片發行之初市場傳聞發行量為10萬套,于是售價10.8元的該片最高漲至130元。正當郵人紛紛看好其前景時,郵政部門大舉向市場傾銷,逐步被郵人發現其數量不止10萬,而是20萬、30萬……后來竟發現超過了100萬套!于是該片一路下滑,從100多元降至90元、80元……后來竟跌至13元,為最高價的十分之一,向著面值沖去。
郵政的擴充發行,再一次贏得了自己的經濟效益,而讓郵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參與“福娃小片”的郵人幾乎全軍覆滅,他們用自己的血汗錢再一次被郵政“朦朧”的發行政策玩了個血本無歸!
在殘酷的現實面前,被“福娃小片”套牢的人們,只能期待著下一輪的銷毀包括自己手中的“福娃小片”。而深受其害的郵人們只有無力地吶喊:惡性循環何時休,郵政圈錢何時了?!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