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貿春拍看全國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市場
從中貿春拍看全國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市場
從中貿春拍看全國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市場
隨著8月20日中貿圣佳拍賣公司2007年春季拍賣會收槌,全國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市場春季大型拍賣會全部結束。因為北京市具有文物與藝術品拍賣資質的公司眾多,已經達到77家,能夠承擔大型拍賣會的飯店略顯不足,拍賣日期發生擁堵,中貿圣佳春季拍賣日期就成了全國的春季大拍的壓軸戲。京城八月高溫酷暑,又逢北京迎奧運減排限制車輛運行,但這都擋不住參加拍賣會的熱情,人氣買氣雙旺,三天的拍賣會天天爆滿,北京亞洲大酒店五百人座位的大堂座無虛席,連通道都擠滿了人,整個拍賣會掌聲不斷,熱鬧非凡,成績喜人。中貿圣佳公司春季拍賣會的成功,既為全國春季拍賣會做了圓滿成功的收關,又使我們看到全國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市場,自2005年秋季拍賣會進入平穩發展時期以后,出現了欣欣向榮的好形勢。
根據我們對于全國名列第一陣營的八大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公司春季拍賣成績的統計,八大公司一共成交文物與藝術品11979件,成交額309606.3元,與2005年春季第一陣營的中國嘉德、中貿圣佳、北京翰海、北京榮寶、杭州西泠、上海朵云六大公司成交10885件,272655.5萬元的情況基本持平。今年春季八大公司具體成交情況是:北京保利成交64426.6萬元,成交1492件,名列第一;中國嘉德成交60608.9萬元,成交4401件名列第二;中貿圣佳成交54973.4萬元,成交1007件,名列第三;北京翰海成交45038.7萬元,成交1427件,名列第四;北京匡時成交34014.1萬元,成交1202件,名列第五;杭州西泠成交21296.2萬元,成交1199件,名列第六;北京榮寶成交15311.7萬元,成交697件,名列第七;北京華辰成交13936.7萬元,成交544件,名列第八。今年春季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市場總的形勢是:
出現了一批高價位的文物與藝術品
文物與藝術品都是具有很高文化內涵和科技含量的特殊商品,尤其是文物商品,還具有不能再生產的屬性,因此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市場,與其它商品市場就有著根本的不同。而作為人類文化遺產的文物與藝術品,存世的數量多如繁星,浩如煙海,其中只有那些文化內涵和科技含量更高的,才具有更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技價值、經濟價值。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市場好與不好的重要標志,就是看高價位的文物與藝術品成交的多少,國際國內全然如此。
今年5月12日的中國嘉德公司春季拍賣會,拉開中國大陸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市場春季大拍的序幕,處于第一陣營的八大公司陸續登場,紛紛露相,高價位成交的文物與藝術品頻頻出現,高潮迭起,使得今年春季拍賣會出現分外紅火的繁榮景象。
中國嘉德公司推出的中國古代書畫專場,錢維城的《雁蕩圖》卷,率先以2408萬元高價位成交,如同給拍賣市場打了一針興奮劑,震動了國際國內拍壇。此手卷著錄于《石渠寶笈》,曾經于2002年中貿圣佳公司拍賣會上以429萬元成交,五年增值近五倍。中國嘉德公司推出的還有:惲壽平的《仿古山水冊》底價為280萬元,以超過四倍的價格1232萬元成交。董其昌的《為玉檢寫春山圖》立軸,以840萬元成交。丁關鵬的《群仙獻壽》冊,著錄于《石渠寶笈》,以772.8萬元成交。石濤的《荷花》立軸,以560萬元成交。
北京保利公司的馬遠《溪山無盡圖》手卷,以880萬元成交。文征明的《吳山秋霽圖》手卷,著錄于《石渠寶笈》,以880萬元成交。杭州西泠公司的楊龍友等的《四賢山水圖》手卷,以1320萬元成交,此件手卷2005中貿圣佳公司推出,以1078萬元成交。董誥的《萬有同春圖》冊,著錄于《石渠寶笈》,以770萬元成交。清乾隆帝的《御制十八應真像贊》冊,著錄于《石渠寶笈》,以549萬元成交。北京華辰公司的石濤《山水書法花卉冊》,以715萬元成交。北京匡時公司推出的文征明《行草書詩卷》,著錄于《石渠寶笈》,以1111萬元成交。北京翰海公司推出的錢維城《漁浦翰煙》手卷,著錄于《石渠寶笈》以431.2萬元成交。
中貿圣佳公司推出的徐揚《南巡紀道圖》手卷,著錄于《石渠寶笈》、《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以3696萬元成交,此手卷曾經在1995年由中國嘉德公司第一次推出,以297萬元成交,在2004年北京翰海公司第二次推出,以1980萬元成交。中貿圣佳公司還有惲壽平的《山水花卉冊》,著錄于《石渠寶笈》,以1232萬元成交。王原祁的《高峰甘雨圖》立軸,以705.6萬元成交。弘仁的《秋亭觀瀑圖》立軸,以616萬元成交。趙左的《山水》手卷,以459.2萬元成交,此件拍品1999北京翰海公司第一次推出,以43萬元成交,8年的時間增值10倍,現在成為趙左作品的第二高價。
近現代中國書畫在今年春季拍賣會成交情況亦很喜人。如李可染先生是中國山水畫一代宗師,今年正逢他誕辰一百周年,全國展開一系列紀念活動,其家鄉徐州舉辦李可染百年紀念會,李可染特種郵票首發式,李可染藝術館整體工程封頂剪彩,李可染電視專題片開機,李可染雕塑在清華大學落成,李可染多部專集出版,在徐州舉辦第二屆李可染藝術節,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紀念李可染一百周年作品展和國際學術研討會等。今年春季拍賣會,在全國上下紀念李可染誕辰一百周年氣氛氛圍中,各個大拍賣公司推出的李可染先生的作品,都取得很好的成績,超過千萬元的就有三件:北京保利公司推出的《漓江勝景圖》鏡心,以1518萬元成交。中貿圣佳公司推出的《革命勝地韶山》鏡心,以1047.2萬元成交。北京翰海公司推出的《清漓勝景圖》橫幅,以1030.4萬元成交。
蔣兆和先生是二十世紀中國現代水墨人物畫的一代宗師,他把中國傳統水墨技巧與西方造型手段于一體,架構出全新的技法,他的一生以極大的熱情,創作出眾多呼喚美好生活的畫作,他的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與廣博的藝術成就,已經彪炳于中國美術史冊。中貿圣佳公司在春季拍賣會,集中推出的蔣兆和先生的作品8件,全部成交,有4件超過一百萬元,《人民總理》橫幅,以739.2萬元成交,創造了蔣兆和先生作品的最高價位。
今年春季大型拍賣會各家拍賣公司,在瓷器、油畫、雜項等門類文物與藝術品成交了一批高價位。諸如:中貿圣佳公司推出的清乾隆《御制琺瑯彩庭院人物燈籠尊》,以8400萬元成交,創中國內地瓷器成交最高價位。清嘉慶《粉彩進寶圖螭耳大瓶》,以1001萬元成交,創造清嘉慶瓷器最高價位。中國嘉德公司推出的清雍正《綠地粉彩描金鏤空花卉紋香爐》,以2643.2萬元成交。北京華辰公司推出的明成化《青花暗刻海水綠龍盤》,以1430萬元成交。油畫類,北京保利公司推出的吳冠中《交河故城》,以4070萬元成交。中國嘉德公司推出的陳逸飛《黃河頌》,以4032萬元成交。中國嘉德推出的靳尚誼《畫僧髡殘》,以1601.6萬元成交,創造了靳尚誼作品的最高價位。北京匡時公司推出的大明宣德《無量壽佛》,以2750萬元成交,創造了中國大陸銅佛造像最高價位,等。
中國書畫仍然是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主要門類
中國書畫是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門類,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為中華民族所熱愛,有著廣大的群眾基礎,在世界畫壇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自從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市場興起以來,中國書畫一直占著主要地位,每年的成交額一般都占到百分之六、七十。近兩年來,由于油畫和現代藝術成交額竄長,雖然中國書畫成交額逐年仍然呈現增加趨勢,可是占市場總成交量的比例,相比之下有所下降,但是,中國書畫仍然是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主要門類。如今年春季拍賣會,全國八大拍賣公司一共成交中國書畫4602件,占成交總件數的38.4%;中國書畫成交額為131338.8萬元,占成交總額的42.4%。我們相信,今后隨著油畫,特別是現代藝術的退火減弱,中國書畫的地位一定還會逐漸加強。
小門類的文物與藝術品專場成交情況斐然
隨著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發展與成熟,各大拍賣公司經營經驗日益豐富,掌控市場的能力更加老練成熟,他們經常根據征集到的拍品情況和市場的需求,進行細化,以小門類專場的形式推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中貿圣佳公司推出的清嘉慶《御制宮廷瓷器專場》,震動了中國陶瓷研究界與新聞出版界。過去中國陶瓷史認為清朝陶瓷高峰期是清三代,即康熙、雍正、乾隆,把嘉慶朝下推到道光朝,簡稱為“嘉道”。清嘉慶專場集中了18件(套)瓷器拍品,使陶瓷研究界發現這些嘉慶的精品如不看款識,很容易與乾隆相混淆。綜觀清朝陶瓷歷史,嘉慶朝的瓷窯、瓷土、釉料、技工都是延續前朝的,就連造型、文飾也都是以前朝為藍本,應該是“乾、嘉不分”。更何況從歷史分期來看,道光朝發生鴉片戰爭,已經進入到近現代歷史時期,“嘉道”說法更顯不妥。由于陶瓷研究界和新聞出版界的介入,更加引起收藏界的重視,堅定了收藏家的信心,18件(套),成交15件(套),超過百萬元的有8件(套),其中嘉慶《粉彩進寶圖螭耳大瓶》以1001萬元成交。嘉慶《藍地金彩萬壽連福紋瓶》(一對)以737萬元成交。嘉慶《粉彩百鹿尊》以528萬元成交。
中貿圣佳公司推出的《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專場,集中了被《中國古代書畫圖目》著錄過的作品34件。《中國古代書畫圖目》是一部由國務院批準國家文物局成立的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在全國范圍內,對現存的古代書畫進行全面的系統的考察、鑒定并編印成圖目的大型畫冊。鑒定組成員有謝稚柳、啟功、徐邦達、楊仁愷、劉九庵、傅熹年、謝辰生。此書從1983年開始,至1990年結束,歷時八載,行程數萬里,遍及25個省、市、自治區,121個市縣,208個書畫收藏單位及部分私人收藏,共過目書畫作品61596件,收錄20117件作品,編輯出版皇皇二十四卷。如此一部權威巨著,曾經被其著錄過的作品,當然具有極高的珍貴性、可靠性。可是,這些被著錄過的作品,絕大多數都保存在博物館、美術館等國家單位,國有資產是不能上市流通的,只有少數保存在文物商業單位的作品,才能在市場上流通。因此,這些能夠流通的作品,一直是拍賣行業孜孜追求的對象,一個大拍賣公司每場拍賣會能征集到幾件就很不錯了,中貿圣佳公司今春拍賣會能征集到34件,以專場的形式推出,實屬不易,引起眾多收藏家的注目,34件作品全部成交。
杭州西泠公司推出《歷代名硯專場》,118方硯臺,成交115方,成交率98.3%,成交額達1832萬元,其中伊秉綬等銘《大西洞端硯》以96.8萬元成交。推出的《近現代名家篆刻專場》297件拍品,成交248件,成交率86%,成交額1375.59萬元。推出的《西泠印社部分社員作品專場》101件拍品,成交94件,成交率93%,成交額1554萬元。
北京匡時公司推出《齊白石作品專場》,115拍品全部成交,成交率達100%。一場拍賣會所以能百分百的成交,是需要多種因素促成的。首先是選位要對,也就是選的專場對象要有眾多收藏者購買,其次是作品要真要好,其三是價位要合理,也就是符合市場實際。一個公司要做到這些是很不容易的,也是對一個公司業務水平的考驗。北京匡時公司齊白石作品專場拍賣成功,使我們聯想起1995年中國嘉德公司推出的《楊永德藏齊白石書畫》專場,全部165件作品,僅成交71件,成交率為43%,成交額1296.68萬元。香港楊永德先生是著名收藏家,與著名書畫鑒定家、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榮寶齋王大山先生是好朋友,楊永德的收藏都是王大山先生鑒定過的,真偽問題還是有保障的,拍品的底價與現在相比也低的太多了,大量流標的原因就是時機選錯了。也就是說,1995年中國大陸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市場剛剛興起,收藏家的隊伍很小,能夠購買齊白石作品的人數更少,一場拍賣會推出165件齊白石的作品,量太大了,供大于求,把市場搞淤了。
中國嘉德公司推出的《靜觀居藏傅抱石張大千精品》專場10件作品,全部成交,成交率100%,每件拍品都超過一百萬元,成交總額3040.8萬元。其中傅抱石的《布施圖》立軸,以571.2萬元成交。《銅鏡》專場92拍品,成交74件,成交率80.4%,成交額268.4萬元。《馬定祥錢幣收藏》專場815拍品,成交740件,成交率90.8%,成交額2580.1萬元,其中《民國十八年孫中山像背嘉禾壹圓銀幣金質呈樣試鑄幣》,以616萬元成交,創中國錢幣最高價位。
高價位的精品是各公司秋季大拍競爭的目標
今年春季大拍全國八大拍賣公司成交超過百萬元的拍品一共489件,占八大公司成交總數的4%。其中北京保利公司115件,中國嘉德公司93件,中貿圣佳公司84件,北京翰海公司88件,北京匡時公司45件,杭州西泠公司28件,北京榮寶公司21件,北京華辰公司15件。可是這489件的成交額多達174693.4萬元,占八大公司成交總額的56.4%,其舉足輕重的地位顯而易見。這些高價位的精品,主要出自被《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石渠寶笈》著錄過的作品,我國宋、元、明、清、近現代中國書畫名家精品 ,明、清兩朝官窯瓷器。
《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一書前邊已經寫過,不再重復。《石渠寶笈》一書是清朝乾隆、嘉慶兩位皇帝,歷時64年,分別召集張照、梁詩正、勵宗萬、張若藹、董邦達、王杰、董誥、英和、胡敬等名臣學者,對于清朝皇宮、御苑、離宮等處收藏、陳設的書畫,進行全面普查、鑒別、編輯出版的曠古巨著,也可稱之為清朝皇家收藏書畫的總帳薄,被其著錄過的書畫當然盡皆珍貴。這些書畫流落于皇宮以外的較少,主要是末代皇帝溥儀從故宮偷出的一千二百多件。這一千多件已經被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吉林省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收藏了四百多件,因為在世間流散中毀壞較多,現在保存在民間的數量不會太多了,根據我們統計,自有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市場以來,各拍賣公司征集拍賣過的近一百件,每場拍賣會《石渠寶笈》著錄過的作品,都是各大拍賣公司重點尋覓的對象。
我國歷朝書畫名家精品,主要是已經被寫入中國美術史的名家精品,例如宋朝的蘇、黃、米、蔡,元四家,明朝的吳門四家,清朝的四王吳惲、四僧、金陵八家、揚州八怪,以及近現代的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黃賓虹、傅抱石、陸儼少、李可染、蔣兆和等畫家的精品。
中國瓷器是我們國內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主要門類,目前最受歡迎是明清兩朝的官窯瓷器。官窯瓷器是本朝瓷器的最高水平,同時又是為皇家所用,產量較少,流入民間的數量更少,物以稀為貴,所以收藏者趨之若騖。特別是琺瑯彩瓷器更為走俏,被稱之為世界最昂貴的奢侈品。琺瑯彩瓷器是從銅胎琺瑯移植到瓷胎上的新品種,始創于清康熙晚年,盛于雍正時期,到乾隆中期,一共四十年左右,據資料統計,僅生產四百件左右,皆為皇家御用,民間很少見到。現存情況,有的資料顯示,臺北故宮博物院約300件,北京故宮博物院等幾家大博物館約40件,民間流通的約50件,所以近十年來連爆高價。諸如:1997年香港蘇富比公司推出的乾隆琺瑯彩碗以2100萬港元成交;1999年香港佳士得公司推出的康熙琺瑯彩碗以1212萬港元成交;1999紐約佳士得推出的雍正琺瑯彩杯以1891萬港元成交;2002年紐約佳士得推出的雍正琺瑯彩盤以3252.4萬港元成交;2005年香港蘇富比推出的乾隆琺瑯彩雙耳瓶以11548萬港元成交,被香港翟鍵民先生買走;2006年香港佳士得推出的張宗憲先生的乾隆琺瑯彩碗,以15123萬港元成交,被其胞妹張永珍女士買走;2007年中貿圣佳公司推出的乾隆琺瑯彩燈籠尊以8400萬元人民幣成交。
現在,全國各大拍賣公司對于今年秋季大型拍賣會,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估計今年秋季拍賣會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