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學者畫家與池田大作的梅緣
一個中國學者畫家與池田大作的梅緣
一個中國學者畫家與池田大作的梅緣
時間:2007-09-12 00:00:00 來源:
名家
>一個中國學者畫家與池田大作的梅緣
沈 泓
一個是蝸居于深圳一棟舊樓房頂層的普通的中國人,一個是擁有遍布世界各國1200多萬信仰者的精神領袖——國際創(chuàng)價學會會長;一個在華夏中國,一個在東瀛日本。人海茫茫中,只因一幅畫,兩人走到一起……
在國內,他深居簡出,不事張揚,保守著古典的大隱風度。
1997年2月的一天,全世界 發(fā)行600多萬份的《圣教新聞》報頭版頭條以大半版的版面發(fā)表一篇介紹和評論他的文章,作者竟然是國際創(chuàng)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
在中國,池田大作最敬佩的人是周恩來,最欣賞的人是他。池田大作為周恩來和鄧穎超栽了兩棵櫻花樹,池田大作將樹命名為“周櫻”與“周夫婦櫻”。在日本,為某一個人栽一棵樹是一件很隆重的事,只有創(chuàng)造了最高成就的人,才能享受如此高的榮譽。池田大作還為一個人栽了一棵樹,在東京富士美術館旁的日本著名的梅園,池田大作為他和他太太栽了一棵梅樹,命名為“蘇東天夫婦梅”。
蘇東天一鳴驚人,他獲得“創(chuàng)價大學最高榮譽獎”。世界上只有兩個人獲得如此殊榮,對第一個,創(chuàng)價大學秘而不宣,稱是“某國元首”,另一個就是蘇東天。
永恒的宇宙生命,呈現(xiàn)在梅花的五個花瓣上
1994年1月,池田大作訪問深圳,應邀到深圳大學演講。此前,學校要準備送一件禮物。送什么好呢?校領導想到池田大作酷愛藝術和收藏,決定送一件藝術品給池田大作。校領導首先想到了本校的蘇東天教授。
很多教師都知道蘇東天平時愛畫畫,畫得到底怎么樣?無人知道。他閉門潑墨,深藏不露,令人莫測高深。安排由他畫畫的最大理由就是他是本校教授,能代表深大。校領導決定由蘇東天畫一幅畫送給池田大作。
兩個月后,蘇東天帶著他的畫走進了校領導辦公室。展開畫,是一幅梅花圖。畫是沒有裱的,顯得皺皺巴巴,并不起眼。
校領導有點擔心,對他說:“送好的畫嘛,這是送給池田大作的。”但已經(jīng)來不及再畫“好畫”了。
沒想到,一展開畫,池田大作就兩眼放光,久久凝視,心領神會,充滿了驚訝和贊賞地說:“我還沒有看到過畫得這么好的梅花!”
池田大作十分高興。校領導也震驚了,沒有想到“遍觀千器而后認器”的藝術鑒賞家池田大作會如此欣賞這幅畫。
池田大作激動地問:“是誰畫的?”
“是我校中國文化與傳播系的教授蘇東天。”校領導說。
池田大作迫切地說:“我能否見他?”
此時,池田大作馬上就要為深圳大學全體師生作“人文主義大地萬里無垠”的演講,已經(jīng)沒有時間單獨會晤。作為彌補,學校領導將蘇東天安排在第一排就坐,在演講會前,舉行了贈送禮物的儀式。
池田大作贈送給深大的是一個畫有櫻花圖的大瓷盆。
深大向池田大作贈送蘇東天畫的《梅花圖》時,專門向池田大作介紹了坐在第一排的蘇東天教授。
池田大作當即將蘇東天拉上講臺,拉著他的手激動地說:“你的畫畫得太好了!我從來沒有看到畫得這么好的梅花,非常感謝,歡迎你到日本舉辦畫展。”
兩人一見如故,池田大作和蘇東天一見面就作出如此高的評價,并向蘇東天發(fā)出訪日邀請。
乍一看來,他們的差異太懸殊了,然而有一點最大的相同之處,就是他們都酷愛藝術、視藝術為生命,都是人類詩意的創(chuàng)造者,都是精神領空的不懈的探索者,他們都寫出了有價值的著作——
他們一個是國畫大師潘天壽的關門弟子、中國著名美學家王朝聞的碩士研究生;一個是酷愛藝術的“桂冠詩人”、日本最大的美術館“東京富士美術館”的創(chuàng)辦者。一個出版了《詩經(jīng)辨義》、《易老子與王弼注辨義》、《徐渭書畫藝術》、《詩經(jīng)新釋選》等學術專著,在學術界劈面驚艷;一個以《展望21世紀》、《新人間革命》和《21世紀的警鐘》等180多部著作風靡全球……
演講會結束,池田大作回到賓館細細觀賞《梅花圖》,越看越喜歡,禁不住向深大外事處提出要蘇東天的資料。
蘇東天已經(jīng)回到市區(qū)的家里,外事辦的同事驅車到蘇東天家里取資料,后來,池田大作要到他家里去看看,回贈一些禮品。
蘇東天在他的舊屋子里接待了池田大作派來的副會長一行貴客。
雖然蘇東天在中國畫壇名氣還不大,但他知道,他走的是一條中國傳統(tǒng)文人畫的路子。很多人斷言,這條路已被潘天壽、吳昌碩、黃賓虹和齊白石走到了盡頭,因此蘇東天明知道前路茫茫,仍要一意孤行。他明白,他走的也許是一條永無出頭之日的路子,然而一旦成功,中國文人畫就會步入一個嶄新的境界。 高山流水,知音難得。蘇東天偶爾也有過嘆息:天下幾人能識君?現(xiàn)在遇到了知音,這知音如驚鴻一現(xiàn),池田大作走了,一切隨緣的蘇東天也沒有任何更多的期待。他依然關在他簡陋的居室里,埋頭教學、研究和作畫。
人花相遇的時候,同在一個大生命的枝頭開放。我就是花,花就是我
1995年5月底,蘇東天夫婦應池田大作之邀飛往日本。
飛機抵達東京,池田大作派出副會長等一行熱情地將蘇東天接到東京最豪華賓館。創(chuàng)價大學校長已在此迎侯。
蘇東天一走進賓館房間,就看到兩只大大的筐子:一只筐子放滿水果;一只筐子里放滿了鮮花,上面放著兩封信,分別是寫給蘇東天教授和楊瑞芝夫人收。
蘇東天夫婦打開信封,只見里面裝著印刷精美的櫻花賀片,上面打印著池田大作的歡迎詞:蘇東天先生(楊瑞芝女士):歡迎您來日本創(chuàng)價大學!我高興地期待著與您見面。創(chuàng)價大學創(chuàng)始人池田大作。”蘇東天夫婦感受到池田大作的深情厚意,激動不已。
第二天是6月1日,上午,池田大作安排一場專門為蘇東天伉儷準備的“東京富士美術館藏名家作品展”,幾個大大的展廳中掛滿了西方繪畫史上的名家油畫和日本名家繪畫。 池田大作用這種特殊的方式表示對蘇東天真誠的友誼和熱烈的歡迎。
下午在創(chuàng)價大學大廳中舉辦“蘇東天先生繪畫展”開幕式。 隆重的開幕式后,人們又到另一個大廳,舉行蘇東天榮獲“創(chuàng)價大學最高榮譽獎”的頒獎儀式。
作為在世界名列前茅的創(chuàng)價大學,他們授予“最高榮譽獎”是十分慎重的。頒獎者說:“至今最高榮譽獎只頒給兩個人,一個是一位國家的元首,一個就是蘇東天先生。”“中國學者畫家蘇東天”書畫展使熱愛中國藝術的日本人士大開眼界。畫展轟動了日本,日本的一些報刊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池田大作專門著文,描述了畫展的盛況:“在創(chuàng)價大學舉行的‘蘇東天先生繪畫展’上,會場里的人們都陶醉于畫作散發(fā)出的芳香氣息中。一看蘇先生的妙筆,仿佛步入梅園之中,而自己也好像變成初春的梅花。簡直可以說是‘花人不二’。人們體會到感應很深的境界……”
池田大作對蘇東天繪畫展的評價,使得這一畫展成為中國畫家在日本最成功的畫展之一。
畫展開幕后,池田大作還安排蘇東天夫婦參觀了“牧口紀念館”。牧口是創(chuàng)價學會的創(chuàng)始人、第一任會長,池田大作出任創(chuàng)價學會會長后,為了紀念他的前輩和恩師,專門在創(chuàng)價大學旁修建了一座極為豪華的紀念館。
在這里,等候已久的池田大作接見了蘇東天夫婦,在富麗堂皇的大廳中,池田大作說還要給蘇東天頒發(fā)另一個獎——“富士美術獎”。
蘇東天笑道:“我已經(jīng)接受了創(chuàng)價大學最高榮譽獎,再授富士獎如何敢當?我不能要。”
池田大作認真地說:“你不要,好多人向我討,我還不給呢!”說罷,大家都笑了。
頒獎后,池田大作拉著蘇東天一起到日本廳聊天。
他以朋友的身份和蘇東天促膝暢談。 蘇東天展開他專門為池田大作的一幅書法作品——王之煥的一首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池田大作馬上理解了蘇東天的寓意,說:“謝謝你的鼓勵,我們還要繼續(xù)努力!”
池田大作送給蘇東天的禮物是一枝名貴的金筆,這枝金筆名貴到什么程度?池田大作開玩笑地對蘇東天說:“總統(tǒng)都拿不出來的。”
池田大作對蘇東天介紹了牧口紀念館的庭院:“從前是武藏的盛綠之處,被稱為梅坪,現(xiàn)在種了500多棵梅樹。”池田喜梅,將梅稱為“高貴的象征”,他說:“我希望,選一個好日子,在這庭院內植一株‘蘇先生夫妻的梅’。當這梅伸展枝葉開花的時候,我想托人每年將它成長的樣子拍照送給你們。”(現(xiàn)在這棵梅樹已吐蕾開花了)
兩人還對藝術作了廣泛的探討,池田大作對蘇東天提了四個問題,最后一個問題:“繪畫到底是什么?”
蘇東天立即回答說:“我畫的文人畫,如果用一個字表達的話,那就是把自己的‘意’表達出來的藝術。它的主題是‘道’,繪畫不單是描繪出形態(tài),更是要表現(xiàn)一種崇高的思想、偉大的精神。”
池田大作同意他的話:“詩也是一樣,描寫的是‘意’。”
蘇東天對池田大作談中國畫,這是藝術收藏家池田大作最感興趣的話題。
“中國畫全部生命在筆中,中國畫畫得好的人,除了學識素養(yǎng)外,書法功底都很深。如何把書法功力融入繪畫?首先要練好線條。梅花的干和牡丹的干肯定是不同的。中國畫不是畫的,而是寫的。中國畫畫家現(xiàn)在很多立不起來,是因為線條的功力不夠。潘天壽曾對我說,看這個人有沒有前途就看線條,線條功力深厚,就有前途。”談到中國畫,蘇東天如數(shù)家珍,侃侃而談。
談到中國畫與西畫的最大的不同之處,蘇東天說:“中國畫的靈魂是線條,西畫的靈魂在色彩。”
蘇東天專門深研過中外繪畫史,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稟賦極高的畫家,談起中國畫處處皆是獨特的見解。中國文人畫的最大特點是詩畫合一。年輕時候就是“桂冠詩人”的池田大作對藝術品有著特別的迷戀,他創(chuàng)辦世界一流的美術館,是世界級的藝術品收藏家,除了對藝術品高超的鑒賞力之外,他對繪畫的理解也有不同于常人之處。所以,聽蘇東天講述了中國傳統(tǒng)文人畫,池田大作聽得興奮不已,蘇東天為他帶來了一個嶄新而瑰麗的世界:
“中國文人畫的第一個代表人物是王維,他提出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成了中國文人畫的一大傳統(tǒng),開辟了中國文人畫的道路。好的文人畫家都是詩畫合一、著作等身的,如蘇東坡……”
蘇東天本人就是文人畫的忠實繼承者,他說:“我是先做學問,再畫畫,我走的是中國傳統(tǒng)文人畫的路子。我走得正,我還沒有走到盡頭,還得繼續(xù)走下去。我現(xiàn)在把全部心血和心思都花在民族藝術上。要創(chuàng)造出無愧于我們偉大時代的理想作品。”
一番話,坦陳心跡,壯志凌云,池田大作聽了深深感動,由衷地說:“中國的傳統(tǒng)繪畫是詩畫合一,我感到和你見面后,你這個人正是詩畫合一的。”
兩人彼此欣賞,互相傾慕。翻譯還告訴蘇東天:“池田會長說他一直想見一個人,自從見到你,他說‘這個人我終于見到了’!”
花是小宇宙,人也是小宇宙,把“花人不二”的實相體現(xiàn)于妙筆之中
通過深入的交流,池田大作越來越欣賞蘇東天的人格和才氣,蘇東天也越來越敬佩池田大作深邃的思想。早在80年代,中國學院中掀起“池田大作熱”之時,當時中國暢銷池田大作的兩部著作:《展望21世紀》和《21世紀的警鐘》。
這兩本書,前者是池田大作與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的對話錄,后者是池田大作與意大利羅馬俱樂部創(chuàng)始人貝恰博士的談話錄。這些談話都涉及到當代世界和現(xiàn)代文明所面臨的諸多重要問題,對人類的出路、世界的出路有許多精辟的論述。蘇東天對池田大作的著作和全球宇宙觀佩服得五體投地,仰慕不已。……
早在1990年,他就寫了一篇《東西方文化發(fā)展特點和相互影響》的論文,他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現(xiàn)代人類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哲學?
1991年,他應邀出席北京舉辦的東方文化與現(xiàn)代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上,他提出:西方文藝復興運動結束了封建主義,開創(chuàng)至今500年的物質文明,中國要開辟一個新時代,必須開辟一個新的文藝復興與運動。但是,東方現(xiàn)代人能否探索一種能夠成為我們精神支柱的文明呢?
當時他還沒有注意到池田大作的書。研究了池田大作的哲學后,很多使他感到困惑的問題豁然明朗,他發(fā)現(xiàn)他們思考的其實是同一個問題——現(xiàn)代人的出路問題。池田大作的思想使他感到這是一個偉大的哲人。只是,他沒有想到,他也有機會和這位思想巨子促膝談心。
他萌發(fā)了一個念頭:為池田大作寫一部書,一部哲學專著,向世界人民論述這位思想家、哲學家、精神領袖和桂冠詩人的人生和思想。
從日本回國后,蘇東天傾其全部精力投入《東方巨人池田大作》的寫作,他要將他對池田大作的敬佩通過文字傾訴出來,把他親身所感一個時代思想巨人的池田大作呈現(xiàn)在世界讀者面前。
整整兩年,除了講課,蘇東天足不出戶,全力以赴,埋首創(chuàng)作。1997年夏天,書稿完成。現(xiàn)在,印刷精美的《東方巨人池田大作》已經(jīng)由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出版,一經(jīng)推出,就打破哲學類著作從未上過暢銷書排行榜的先例,成為香港最暢銷書,并引起國際轟動。
1998年新春,蘇東天接到香港國際創(chuàng)價學會理事會長的邀請函,邀請他出席“世界兒童繪畫展”的開幕典禮,儀式期間,池田大作還要見他,并授予“東洋哲學藝術獎”。
出行前夜,我再訪蘇東天,他捧著精裝的櫻花封面的《東方巨人池田大作》,輕輕地舒了一口氣,欣慰的說:“這是我最后一本著作,從此不寫學術性著作了,全力以赴畫畫。”
蘇東天又從池田大作手里接受了國際有影響“東洋哲學研究所”的“東洋哲學藝術獎”獎章與證書。獎辭有云:“先生用功于學問。兀兀窮年,博古通今,于史學、哲學、文學、美術理論無所不精,并將照耀人類未來之精神融入東方智慧,發(fā)揚光大。”
在為文化藝術交流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蘇東天的書畫藝術精益求精,獨樹一幟,他的作品已被海內外有識之士譽為中國文化之精華。
厚積而薄發(fā)。我相信,中國藝術離真正的大師時代已并不很遠。
(原文選自蘇東天畫集)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wǎng)”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